口罩保衛戰
文/ Wise財經夏雨萌
責編/ 李幼薇
新型冠狀病毒戰役打響,口罩生產商壓力倍增。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今日新聞發布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13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571例,死亡17例。其中重症95例,累計報告疑似病例393例。
疫情的不斷蔓延使得返鄉的人們倍感恐懼。
此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可確定存在有人傳人的現象,從個人預防角度,建議佩戴外科口罩。
隨即,口罩脫銷一度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甚至還登上了熱搜,累計達到2.4億次閱讀。網友們紛紛吐槽口罩難買、口罩貴。
「Wise財經」發現,從1月20日開始,絕大多數電商平台的口罩均不斷告急,特別是3M品牌旗艦店主打防病毒的KN95口罩。一時間需大於供,價格不斷上漲。
淘寶上平時一盒(25只裝)N95口罩從99元一路上漲至300元左右,甚至在阿里巴巴的1688訂貨平台上也很難訂到該型號的口罩,其頁面顯示全部脫銷。
導致供貨緊缺的原因也基本是由於疫情突發,民眾大量購買口罩以做好自身防護,但由於經銷商庫存不足,一時無法向上游工廠訂貨,從而造成瞭如今這種無貨可發的狀態。
一、正常發貨
“當天訂當天發,順豐到付。”林鵬對說,他們店已做好春節不打烊準備,只要物流不停發他們將會一直供貨。
林鵬告訴「Wise財經」,他們已經聯繫了部分準備回家過節的工人,準備在春節前夕連夜生產,以保證供應。“店鋪上的貨已經不多了,如果持續下去的話還是要加大生產量。”
口罩一般分為勞保口罩和醫用口罩兩種,勞保口罩即普通口罩,其要比醫用口罩的防護性能略微低些。
勞保口罩的原材料基本使用纖維,它的阻流原理是機械阻擋作用,通過一層層機械阻擋,可以把大的顆粒阻擋住,但是它阻擋不住直徑小於5微米的顆粒物。
而醫用口罩的原材料中不含玻璃纖維,且可以阻擋直徑小於5微米的顆粒物,像氣溶膠、粉塵、熏煙、霧滴、毒氣和毒蒸氣等均可被阻擋而不被人所吸入,有效隔絕污染源。
(無紡布,口罩原材料之一)
據了解,口罩在生產工藝上並非繁瑣複雜,其原材料主要由織物、過濾網(熔噴布)、無紡布等組成,一般一台機器每秒就可生產出2-3個口罩,通常每分鐘的生產數量在120-180個不等。
“口罩前段工序均為機器自動化生產,用人工的地方只有包裝環節。”林鵬告訴「Wise財經」,目前他已召集放假員工以及招聘臨時工來應對當前口罩的緊缺情況。“生產人員將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十點,時長14小時。”
“這是種速度已經很快了,每種口罩的工藝也不同,像帶閥門的就需要裝閥門,這個就會延長時間。”另外,原材料的緊缺也會造成後續生產停工。
林鵬稱,目前用於生產安排的口罩原材料,預計主材料還可以生產100萬隻左右的口罩,但是包裝類的輔助材料僅能生產40萬隻口罩。
目前,口罩中分有多個種類,包括棉布口罩、無紡布口罩、高分子材料口罩、活性炭粉濾芯口罩、活性炭纖維氈墊口罩。
“不論什麼類型的口罩,生產速度都幾乎差不多,不帶閥門的要稍快些。”許曉告訴我們,平面口罩在整體生產工藝環節中基本大體相同,只是有的需要加活性炭濾芯,因此只是多一個序列層。
二、不必糾結
對於大多數從事口罩生產的從業者來說,他們有的企業並沒有醫用器械生產資質,但通常這些從業者會稱自己的口罩並非與醫療相關,而是防霧霾或防塵口罩。
“如果帶醫療性質那就得報批,這種就非常麻煩。”許曉稱,一些生產口罩的企業幾乎都沒有生產醫用口罩的資質,都是打著防霧霾以及勞保用品的旗號進行生產銷售。
而像許曉松他們企業生產的口罩也基本是銷往各大企業,尤其是粉塵較大的生產型企業。“像建築業,做沙子水泥生意的採購的比較多。”許曉說。
而這些企業似乎並不在乎他們所生產的口罩究竟是醫用還是民用,只要能防灰塵就可以。
“這個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沒有醫療資質,雖然有的口罩生產出來很像醫用的,但我們這個又不進醫院。”林鵬稱,這些口罩企業基本都有勞保用品生產和銷售資質,這是合法合規的,而對於是否存有醫療資質,他的回答是,基本一半都沒有。
該現像似乎已成為該行從業者“默認”的行規。
“在生產後出廠前我們都要經過消毒,並按國標執行生產,在衛生方面可以放心。”許曉覺得,口罩這種產品只是起到遮擋空氣的作用,只要保證生產環節合規合法,是否需要相關醫療資質並不重要。
林鵬認為,這個問題沒有必要糾結。一是生產全部按國標走,二是都經過嚴格衛生消毒。另外,在實際的生活中其實是很少人使用口罩的,除非在惡略天氣情況下部分人才會使用。“這次把口罩炒火了完全是因為疫情原因,如果沒有疫情你覺得會有這麼多人買嗎?”
(口罩生產設備)
(口罩生產設備)
(口罩生產設備)
“最近的銷量的確一下激增不少,以前基本是企業批發的多,現在基本都是散戶居多。”同在1688上銷售口罩的商戶唐宇說道。
唐宇告訴我們,N95在全網已經基本處於無貨狀態,基本有貨價格也已是漲過多次的。雖然京東、天貓、淘寶、蘇寧等電商一再強調禁止商家漲價,但依然有一些商家繞開了網絡渠道直接將貨發往各地區的線下藥店或黃牛們。
“因為電商平台不讓他們漲價,雖然有補貼但補貼沒有多少,一些商家乾脆直接掛無貨,在把貨拿到其它地方銷售。”唐宇稱。
顯然,在口罩脫銷之時仍有商家通過各種渠道銷售。因為供需的極不平衡,口罩被商家們不斷炒作。線上已經賣斷貨,線下也只有少部分地區存有現貨,但這些非官方渠道都在哄炒抬價。
“這個時候炒作口罩真的不應該。”林鵬作為口罩生產商也很氣憤,他覺得作為企業來說應該盡快加緊生產口罩,而作為銷售者來說不應該在人們需求之時惡意漲價。
三、口罩壟斷
在北京一家藥房,N95口罩已全部脫銷,只剩一些醫療公司生產的醫用口罩。該藥房負責人稱,平時N95幾乎都沒有人購買,因此他們進的存貨也並不多,本次疫情突然爆發,買該口罩的人蜂擁而至,庫存一下被清空。“現在聯繫廠家基本都沒貨,要進只有一些這種醫用普通口罩。”該負責人說。
“因為市面上大多數N95口罩或者一些普通口罩都被3M壟斷了,它們在國內市場占到了90%的份額。”許曉對我們說,這是為何目前3M口罩脫銷的直接原因。“N95的工藝比較複雜,要求的指數也多,一些口罩小廠不會去做,除非是為他們代工的大廠。”
林鵬告訴我們,防塵口罩主要分為KN100、KN95、KN90三個等級。其中,KN100能夠對超微粉塵達到近100%(99.97%以上)的防護作用,其次是95(94.97%以上)可以對超微粉塵達到近95%的防護作用,最後是90。
“我們也做過N95的這種口罩,但買的人不多,一些工廠都採購3M的口罩,所以這種現在基本不生產了,一個是成本比普通的要貴,另一個是賣不出去就要一直壓庫存。”林鵬說道。
根據《品牌排行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口罩市場排名前三名分別為:3M、Pitta、OhSunny,霍尼韋爾排名第七。
(口罩品牌排行榜)
「Wise財經」也在藥店內隨機訪問了一些顧客,他們大多數人表示自己一直購買3M品牌的口罩,因為比較好用。
口罩盛行於2013年,當時國內霧霾天氣較為嚴重,人們紛紛購買口罩以自我防護霧霾帶來的威脅。此時,中國的口罩生產商已經突破500家,僅僅過了一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其中,不乏從醫藥行業、日用品行業等跨行而來的競爭者。
“現在競爭者太多了,要么你有生產醫療器械的資質,要么你可以有穩定的客戶。”據林鵬講,口罩行業的競爭一直在加劇,尤其是一些正規的醫療企業在不斷衝擊小型口罩生產商。
“主要是沒有醫療資質你的產品沒法進入藥店銷售,只能在網上或者一些超市銷售。現在我們也基本是打著勞保的名義賣產品。”林鵬無奈地說。
(口罩生產商經營範圍,有醫療器械生產範圍才可生產醫用口罩)
據「Wise財經」了解,目前包括京東、淘寶、1688在內的口罩銷售商主要經銷防霧霾口罩以及醫用口罩。而防霧霾口罩經銷商基本無醫療資質,它們大多營業執照經營範圍只有銷售勞動保障用品,但經營醫療口罩的經銷商在經營範圍內基本都有銷售醫療器械。
“這種只能按國標去界定,沒有醫療資質的肯定是不能生產醫用口罩的。”許曉強調,如果一旦被監管部門查到,將面臨違法生產的指控。
因此,在生產者中許曉的界定比較清晰,他的工廠目前只生產用於防塵和防霧霾的口罩,外銷的也基本是企業或部分商超。
四、全力以赴
對於加班加點的生產,林鵬和許曉沒有任何抱怨。他們說在國家疫情面前作為口罩的生產者應盡全力生產以保供應。
“我們基本都是本地的,但有的生產工人不是本地的還需要回家過年,但對於目前的情況大家都可以理解。”林鵬對我們說,他也為一些外地的工人支付了回來的車費,春節期間恐怕是沒法陪家人了。許曉也叫回了部分工人進行趕工生產,以便在春節期間將更多的口罩分銷出去。
對於目前的疫情情況他們也很擔心,但大家都相信可以戰勝這場疫情。“做好防護,樂觀對待。”
“現在的口罩供應情況要比2003年非典時期強,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多少公司生產口罩,少得可憐。”熊文對我們回憶起了那時的境況,作為在口罩行業內的一位老兵,他見證了中國口罩業從無到有的歷史過程。
“我們的口罩還是從非典過後,逐漸地開始重視起來,直到今天有百家企業生產口罩。”熊文說。
(平面口罩生產設備,一台價值約5-8萬元)
2003年非典時期,國內紡織大戶上海龍頭公司臨危受命,開始生產口罩,但由於當時生產口罩的原材料和加工機器少之又少,只好臨時使用生產三槍內衣和浴袍的原材料和生產線,這才勉強在一天內生產出了3萬隻口罩。
雖然現在龍頭公司已不在生產口罩,但從當年的歷史記憶中我們不難看出,在疫情面前由於口罩的落後與缺失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
時隔十七年後,當疫情再次出現,我們在口罩的供應上並沒有重蹈歷史覆轍,越來越多的生產商、供應商一同參與到這場保衛戰中,而短缺供應也只是暫時的。
熊文分析,對於當前口罩形勢的短缺現像不會太久,春節期間的供應量就會上來,一方面是政府保障,另一方面是各大企業主動回歸生產和供應,這在非典時期是不能想像的。
除了像林鵬和許曉這樣的小型生產企業,越來越多的大型上市公司也主動投身到口罩保衛戰中,奧美醫療、藍帆醫療、仁和藥業、魚躍醫療等十多家醫藥類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將加大生產力度,保障口罩供應。
這是一場與疫情賽跑的保衛戰,將會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參與進來共同狙擊疫情蔓延。“希望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希望能夠早日結束戰鬥。”林鵬最後說道。
對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唯有全力以赴。
注:應被訪者要求,林鵬、許曉、唐宇、熊文均為化名。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被訪者提供。
作者:Wise財經
链接:https://xueqiu.com/9029936729/140129206/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