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畢老林:《道指七萬二》誰來執筆 兼論60/40組合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2913437/%E3%80%8A%E9%81%93%E6%8C%87%E4%B8%83%E8%90%AC%E4%BA%8C%E3%80%8B%E8%AA%B0%E4%BE%86%E5%9F%B7%E7%AD%86+%E5%85%BC%E8%AB%9660%2F40%E7%B5%84%E5%90%88

9月14日,周二。美股近日跌多升少,唱淡聲音日見響亮,論者從倉底裏找出早已封塵的《道指三萬六》(Dow 36,000: The New Strategy for Profiting from the Coming Rise in the Stock Market),圍繞這本1999年出版的暢銷書熱議一番。老畢有興趣知道的是,書名若改成《道指七萬二》,將由誰來執筆?

預測落空淪為笑柄

《道指三萬六》由美國專欄作家格拉斯曼(James Glassman)夥拍曾擔任特朗普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保守派經濟學者赫塞特(Kevin Hassett)合撰,當時正值科網泡沫尾聲,亦是最狂熱的階段,惟二人堅信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揚言道指2002至2004年必見36000點。此書於1999年10月初面世,道指其時剛破萬;也就是說,假如作者預測準確,本已狂態畢露的美股三至五年內再翻不止兩倍。

此後發生什麼事,人盡皆知。不出數月,科網泡沫爆破,2008年爆發影響更深遠的環球金融海嘯。換句話說,《道指三萬六》出版十年間,美股經歷兩次「史詩式」災劫,預測徹底落空、作者淪為笑柄不在話下。

二十二年一晃即過,今天道指徘徊三萬四五水平,離三萬六咫尺之遙,只是達標時間較兩位「股俠」的預測晚了十七年而已!可是,當年聽其言摸頂入市,飽經風浪仍能笑到最後,換個角度看,足以讓兩盞股海「明燈」挽回一點點聲譽。老畢只是鬧着玩,但哈佛經濟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卻是明撐,上周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評論此書,用上Why the Dow 36000 Forecast Was Right這道毫不含糊的標題。

中短期風險不容輕視

公平地說,任何預測都是不同程度的「斷估」,著作想賣個滿堂紅,要麼極度樂觀,要麼悲觀到底,跟預測準確與否恐怕沒半毛錢關係。然而,以羅格夫殿堂級經濟學家的身份,也認為應拋開對《道指三萬六》作者的成見,正視二人確有一些先見之明,那就絕非落井下石的遊戲文章了。

細看這篇評論,羅格夫並不認同格拉斯曼與赫塞特在書中表述的某些主要觀點,例如長線投資股票可在近乎無風險下取得可觀回報,且打了一個很接地氣的比喻:假如某人擁有4000萬美元財富,股災令你一夜間身家縮水一半,剩下2000萬美元,條件優厚如此君,也許具備意願和耐性等候股市大翻身,多久都可以。然而,如果你的退休積蓄只有30萬美元,股災蒸發一半財富,已步入晚年的閣下即使深信股市二十年後必高於今天(甚至高許多),身家縮剩15萬美元的閣下,痛苦會減少嗎?

這番話足以證明,股市的中短期風險不容輕視;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那才是Big Deal。不過,那並沒有改變羅格夫對長線押注一籃子股票勝算甚高、也就是《道指三萬六》一書主要論點的認同。相比之下,大師對被視為安全資產的債券看法負面得多。

動盪時期多覺好瞓

值得商榷的是,你或者可以說,今天股市、樓市、藝術品、NFT乃至比特幣,價格大漲源於利率反常地低,資金四出尋覓回報,但不能因此否定債券在投資組合中的功能。

從【圖】可見,一個60%美股、40%美債的組合,過去二十二年不少時段跑贏全股票組合,後者反客為主,遲至2017年才確立。

更重要的是,六四股債組合期內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約30%,遠少於全股票組合的50%。換句話說,《道指三萬六》面世近四分一世紀,六四組合回報表現落後全股票並不太遠(年均7.67%相對8.91%),卻能在動盪時期為投資者換來多覺好瞓。

科網狂潮道指破萬,好友睇三萬六,泡沫即破;金融海嘯橫掃全球,發誓從今以後遠離股海的投資者不知凡幾,就此錯過隨之而來的超級牛市。我們都無法預知未來,分散投資就是為了做好兩手準備。《道指七萬二》,誰有興趣操刀?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