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來大市由高位回落,與投資者擔心各國央行陸續「收水」有關。如今「放水」未停,股市卻續跌,資金流向大宗商品,導致資源價格飆漲,企業生產成本上升,惟經濟不景下,消費者購買力有限,成本由企業「硬食」。除製造業外,火電企業亦是其中一個受害者。內地多個城市近期出現限電情況,煤價過高似乎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近年各國央行迷上了以「放水」的方式救經濟,雖然減少企業陷入財困的問題,卻導致貨幣貶值,商品價格飆漲。過去十多年來,美國多次量寬,帶動樓價急升。新冠疫情下,美國又再擴大「泵水」力度,今次輪到大宗商品價格被炒起。
成本上升損害盈利
可是,環球新冠疫情尚未全面消退,全球每日新增確診仍有30多萬宗,其中,美國便達逾10萬宗。經濟活動未復常,令政府不敢太快「收水」。結果,大宗商品價格升勢持續。
科技等新興行業屬少數受惠疫情的板塊,員工收入有所增加。然而,零售旅遊等諸多行業卻不能從疫情中全面復元,裁員降薪的情況未停,市場整體消費力其實沒有提升。
企業一方面承受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壓力,另方面又面對着購買力有限的消費者,自然不敢貿然加價,盈利難免受擠壓。
例如市場熱炒的內地電動車龍頭比亞迪(01211),今年上半年收入大增逾五成,但純利倒退近三成。該公司坦言,原材料成本上漲,為公司帶來較大壓力。
市場大熱的電動車企業尚且未能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更何況其他家電等市場競爭更劇烈的消費行業。難怪家電股今年以來表現一直不濟,A股家電龍頭格力電器(000651.SZ),今年股價累計跌了36%。
此外,電力企業亦是另一個未能輕易把成本轉嫁消費者的行業,尤其當前經濟復甦緩慢,電價暫時不可能提高。要使用大量煤炭來發電的火電企業,便成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受害者。
限電停產疑因煤價高
近期內地傳出多個城市出現停電限電的情況,有消息指出,主要因為各地要控制能耗,以滿足減排的政策要求,並禁止高耗能行業,例如紡織、電解鋁等的生產。
減排或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但過往內地火電企業曾出現因為煤價升得太多而自行停電的情況。翻查資料,2010年山西、山東、河南、湖北、重慶等多個省市電網便先後拉閘限電。當年煤價在一年間飆了逾三成半,電企為免虧損擴大,紛紛決定減少發電。
內地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最新報752,比去年同期上漲37%。近日多地限電,情況似乎與2010年頗為相似,不免令人懷疑煤價升幅過大,導致企業虧損,才是限電的主要原因。
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難怪中國近月不斷出招打壓商品價格。不過,環球銀根持續寬鬆,連中國亦未「收水」,商品價格升勢暫難逆轉,值得投資者警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