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人都在用拼多多”。
日前,拼多多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年度活躍用戶數已達5.363億。僅用了4年時間,拼多多用戶就迎來5億大關。
用戶增速表現搶眼的背後,反映出無論是面對的市場增量空間,還是消費潛力,拼多多仍然處於上升期。
消費與供給密不可分。在供給層面,拼多多“新品牌計劃”也交出了一份最新答卷。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正式成員已達85家,超過800家包括知名品牌在內的企業參與了C2M定制化生產。
在今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平台上以日用百貨、智慧家電為主的新品牌產品,累積訂單量超過2700萬單。
而在新品牌計劃的帶動下,從今年1月至今,拼多多共推出了1200餘款定制化產品,累積訂單量超過5700萬件。
實際上,面對下沉市場巨大的消費需求,以消費者為市場主導的C2M反向定制模式成為不少電商平台發力重點,它們希望利用平台數字化、營銷等能力推動製造業產業帶變革。
阿里聚划算推出“廠銷通”系統,淘寶事業群成立了C2M事業部。京東在C2M領域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和開發能力,未來3年將累計發布1億種新品及C2M產品。蘇寧則發布C2M生態,重點打造C2M平台。
去年雙12,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計劃,旨在打造一個幫助中國中小微製造企業成長的系統性平台,計劃將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廠商,幫助他們更有效觸達消費者,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
當然,新品牌計劃的核心還是想抓住整個商業鏈路最核心的消費者,讓不管是商品價值還是消費者體驗價值都回歸到生產與消費兩端。
拼多多的做法是,通過需求側的改革推動中小製造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再藉助於互聯網平台優勢,縮短商品直達消費者路徑,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帶動製造業降本增效、從而幫助自身擴大新市場。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此前曾表示,新品牌計劃模式是中國中小製造企業集體轉型升級的探索,也是拼多多平台實踐新電商模式的必經之路。
供需結構的不平衡和不匹配由來已久。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消費市場始終是強渠道思維,經銷商體系、商超、電商平台等渠道方先後主導了商品的分發與轉化模式,決定了品牌的培育和發展體系。該模式確立了相對穩定的人貨邏輯,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商品溢價普遍過高、商品有效供給率不足,以及本土品牌羸弱等現象。
此外,傳統電商平台的賣貨方式還是“貨找人”。備貨多,購買少,導致庫存積壓。備貨少,購買多,導致庫存缺貨。在供需兩端匹配度不高的情況下,供應鏈效率顯得較為低下。而傳統製造商強在製造,弱在品牌,在營銷能力、品牌打造方面乏善可陳。
拼多多的方法是,首先是為工廠提供數據、產品開發以及定價建議,做更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其次是建立直達消費者的供需模型,大幅降低企業流通、營銷、品牌觸達的成本,攜手創造最具價格優勢的冠軍單品,在短時間內通過銷量規模形成品牌認知和口碑效應。
以拼多多平台上的一家名為“絲飄旗艦店”的紙品商家為例,其一款售價7.9元的6×100抽抽紙已拼超10萬件。
這個原本為國內一線紙巾品牌代工的企業,原有的渠道體系十分脆弱,線下市場出現波動後,導致其經營也受到嚴重影響。2016年,絲飄在拼多多開出旗艦店,隨後在拼多多的數據支撐之下,走上了定制化道路,迅速完成轉型,成為一家自主品牌企業。
通過相關數據支撐,拼多多與絲飄對接並幫助企業設計出了新包裝產品,並在一個月時間內就幫助其實現了超3萬筆訂單的銷售。今年,紙業品牌絲飄預計銷售額突破3.5億元,同比增長將超過75%。
實際上,這種方式有利於釐清供需之間的底層邏輯,利用互聯網平台,達到“以需定產”的效果。
除了絲飄外,在家用電器領域,拼多多聯合製造商松騰集團定制出專供平台的掃地機器人,還與國內最大的電視機代工廠深圳兆馳股份推出了定制款JVC電視。在家居廚具方面,拼多多與亞洲最大的日用玻璃器皿生產工廠德力,國內頂尖鍋具製造商三禾推出了一系列定制款產品。
拼多多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陳秋認為,扶持品牌的核心,是充分了解市場需求。拼多多有超過200人的數據工程師團隊,專門負責基於分佈式AI技術、在充分保護用戶隱私的基礎上“讀懂”消費者,再經過產業專家進行轉化,最後輸出給上游生產。
從目前拼多多扶持的品牌來看,大部分都聚集在高頻消費品類目,如家居、日化等品牌。這一類商品复購率較高,一旦形成規模優勢,更容易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幫助品牌收穫更多信任度。
據了解,過去3年時間,拼多多在日化、個護等消費類目上,已經培育了超過10個品牌。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已累計收到超過6000家製造企業遞交的申請。
實際上,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的核心“以需定產”,主打的是一種短鏈銷售模式,砍掉中間流通環節,節約中間成本。
不過,雖然商品整體流通鏈路縮短,但製造商的能力與平台能力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最終選擇。
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廠商的交貨時間長,生產能力與消費需求無法匹配,最終也會影響到整體轉化率。此外,目前反向定制模式適用於靈活性比較強的的標品,非標品則很難把握。
對於平台來說,如何通過營銷能力和服務能力幫助製造商獲得匹配度十分精準的To C能力?廠商不一樣,面對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
此外,如何把平台通過大數據鎖定的信息,迅速在最短時間內,轉化為生產出消費者需要的商品也十分重要。正如資本風口一樣,消費者對商品的喜愛也會存在一定的窗口期。
行業數據顯示,C2M模式在2018年實現交易規模175.2億元,在整體性價比市場容量中的滲透率為4.1%,預計未來4年內將保持24.4%的複合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以需定產”作為一種新模式,促進了消費需求的轉變,隨著行業不斷深耕,其迸發的市場能力相信也會不斷得到彰顯。
原創聯商網
作者:小蝸牛財經
链接:https://xueqiu.com/5914920232/137110614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