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黃國英 信報 英眼狙擊 AI年代 內房難再做寵兒

 

信報 英眼狙擊

AI年代 內房難再做寵兒

早前港股的部署,一直都是以中資電力股及金屬股作主力,然後再揸指數認購期權以防萬一,填補太少科網股的空虛。收效相當不錯,但去到最近兩三個交易日,港股升勢擴散,落後板塊近乎點點開花,市場從強勢股套現資金去追落後,於是股票持倉開始呆滯,加上引伸波幅向下,影響期權表現,累積建立跑贏大市的優勢,逐漸消失得七七八八。

市場忽然心雄,認定長期不濟的港股遍地黃金,不過今次是中央加大力度去幫內房,理由稍欠說服力。始終中國人口結構不利,而且展望未來,內房股進步空間極之有限,很難在人工智能新年代再度成為市場寵兒。不外乎跌得太殘之後的反彈,沒有特別跟進的價值,何況人民幣在美元偏向轉弱的環境中也不振,更加需要提防。投資要有自己的節奏,正如前幾日meme股翻生,亦不會賭埋一份,同樣道理,何必一定要買內房以及相關的股票。

所以港股策略方向不變,核心依然是中資電力股及金屬股,避忌短期超買,市場會玩板塊輪動的話,頂多是稍減注碼,鎖定部分利潤。另外繼續以認購期權部署市場指數或者科技股,志在有限度參與就算。長期睇淡的板塊,沒有理由被股價走勢牽動而改變立場。如果本身太多港股在手的話,反而值得趁目前的機會減持,寧願之後吼機會轉戰外圍。

筆者也有撥出組合其中一部分去買落後股,但前提是要有進步空間,例如上周提過的鋰業股,希望在發電及導電之後,會輪到儲電跑出,而外圍方面,也開始進駐碳權產品,理由是見到微軟因為發展人工智能關係而碳排放激增。雖然微軟應該會想辦法解決,未必需要買碳權,亦很有可能誰大誰惡誰正確,人工智能巨頭在西方金權掛帥的偽善社會中,根本不用理會這個問題。但好處是碳權向下風險應該不大,而且近期初見起色。萬一市場認同人工智能大污染的觀點,升幅可以甚勁,可以當作一個無限期的期權作投機。

部署欠缺氣勢的股票,過程往往相當難受,等待可以無了期,更甚的是股價隨時低處未算低。以鹹魚翻生的港股為例,當日恒指初次失守二萬點,已經有不少人以為抵買,要先見過萬五點,然後守到今日才見家鄉。所以撈底打法只宜小注,直至概念被市場接受,升勢確立才加上去,記住早買的代價必然是捱打。

至於美股整體有點睇唔透,期權引伸波幅極低,正常稍為利好,何況主要指數都在新高,更加不應該貿然睇淡。不過美債又一次反攻乏力,高息環境持續是最合理預期,而相當多科技股亦無力重上高位,金屬股以外,似乎銀行股以及必需消費品股,短期內依然會較好。如果想博今個星期聯儲局會議紀錄之後,利率預期轉為利好再炒duration,幾家私募基金巨頭就值得考慮。

基金持有微軟

#黃國英 #Sir #信報 #英眼狙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