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之爭」長期受關注,新加坡近年似乎着着佔優。不過有時又毋須妄自菲薄,例如在股市這一瓣,香港依然有巨大優勢。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新加坡政府正在籌備「真.救市」大計,事關當地上市公司總數由10年前近800家,到目前只剩約600家(總市值約5.7萬億港元,未及香港3隻重磅股),股票市場面臨「存亡危機」。黃循財下周三接棒擔任新加坡總理,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要「放大招」激活股市。
新交所上市公司持續減少
話說港交所(0388.HK)去年IPO集資額跌至全球第八位,只有70隻新股上市,總集資額僅約60億美元,令人對港股市場前景憂心忡忡。然而,正所謂「有比較才有傷害」,在被視為香港宿敵的新加坡,新加坡交易所(SGX)去年只得7隻新股掛牌,總集資額3億美元,分別僅及香港十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
更令人意外的是,新交所去年有20多家上市公司退市(de-list),導致上市公司總數由2022年底的651家,到2023年底減少至632家。及至今年3月底,星洲上市公司最新數字是624家,顯示「縮水潮」仍在持續。
事實上,自2010年代以來,新交所幾乎每一年的IPO宗數都少於退市宗數,當地上市公司總數已由十年前接近800家,到現在面臨跌穿600家。作為比較,港交所現有2606家上市公司掛牌,比新交所多逾3倍。
在數量以外,若看上市公司總市值,港星兩地差距就更加大。目前新加坡股市總市值約7351億美元(約合5.7萬億港元),港股總市值則達到33.4萬億港元。單是騰訊(00700)、阿里巴巴(09988)、中移動(00941)3隻重磅股,合計市值便達6.6萬億元,超過新加坡整個股市。在流動性方面,新交所3月份日均成交額11.9億美元(約合93億港元),港交所同期日均成交額則達1123億元,足足是前者10倍以上。
盛傳研修例准GIC直接買貨
正因星洲股市如此奀細,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獅城當局正在研究多個「激進」方案,冀能救活股市。報道指新加坡政府目前考慮兩個主要方向,一是強制要求近年湧入獅城的私募基金、家族辦公室等私人資本,必須配置一定比例資金於當地股市。二是修改法例,容許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直接投資於本地股市。GIC負責管理新加坡的外滙儲備,目前只能配置境外資產,一旦該機構投入星洲股市,其意義將相當於「香港金管局入市買港股」。
上述兩招無疑都充滿爭議性,包括可能會「嚇窒」私募基金和家族辦公室,以及有機會動搖新加坡外滙穩定。但《金融時報》稱,獅城政府現正「破天荒」地認真考慮這些「不尋常」動作,又引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星洲政府擔心,倘若股票市場持續貧弱(anaemic),恐怕有礙該國發展為「全方位(well-round)」國際金融中心的宏圖大計。換個角度看,獅城若真的想取代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總不能坐視當地股市這麼「弱雞」。
不過,既然說上述兩招都很「激進」,相信要待現任財政部長黃循財於下周三接替李顯龍正式出任總理後,才會拍板定奪,這也可算是他接掌大權後的「考牌」挑戰之一。
創造誘因吸東南亞企業IPO
星洲股市「弱」,某程度上屬非戰之罪,事關新加坡人口僅500多萬,本身市場腹地十分有限。從李光耀到李顯龍,新加坡歷任總理經常說很「羨慕」香港背靠中國內地,此番話不完全是違心之言。最起碼,香港股市能吸納騰訊、阿里巴巴、中移動等來自內地14億人市場的大批上市公司;否則若單靠本土企業,港股市場目前規模恐怕不比星股好多少。
新加坡股市原本擬定位為東南亞的區域資本市場,招攬印尼、馬來西亞、印度等地的企業IPO上市,惟該些南洋國家近年銳意發展自身股市,各國企業其實沒什麼特別誘因要去新加坡IPO(例如作為一家印尼消費品公司,在「主場」掛牌更容易獲得投資者認可及歡迎)。上文提到獅城當局研究兩招「激進」措施,包括強制私人資本買股票,以及容許GIC入市,皆旨在創造「誘因」,即通過增加資金「水源」,讓外來公司更容易集資及獲得較高估值。
相比之下,港股市場堪稱「身在福中」,在上市公司及資金來源兩方面都具備優越條件,故本港不宜因為股市依然領先獅城便沾沾自喜,反而應該繼續「向上望」,對標紐約和倫敦,務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否則的話,在現年51歲、修讀經濟學出身、哈佛碩士畢業的黃循財帶領下,不排除星洲有機會從後趕上,屆時香港「把一手好牌打爛」,難以面對列祖列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