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並無降溫跡象,台灣半導體巨擘台積電的戰略重要性更見突出,也令投資市場進一步關注台灣整個新經濟產業的發展。台灣獨立財務顧問機構寬量國際(QIC)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鴻基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除了台積電,當地尚有大批從事軟件、新能源和醫療等中小型上市公司,正等待海外投資者的青睞。
台股中較受海外投資者熟悉的主要是半導體或硬件企業,例如台積電、大立光和鴻海等。李鴻基說,在疫情3年間,當地新經濟產業已起變化,大批從事軟件、新能源和醫療的企業崛起,惟礙於市值仍然較小,未廣泛受到海外投資者認識。
辦交流會助穿針引線
他直言,過去券商和基金皆擁有足夠資源去研究中小型股,但隨着資源減少,海外投資者對當地中小型股的關注也相應下降,令中小型股更難跑出。
李鴻基指出,QIC上星期在新加坡和香港舉辦了「台灣CEO Week」,讓投資者與約30間台灣的新經濟領域企業直接交流,加深他們對當地中小型新經濟股的認識。海外投資者對台灣的中小型新經濟企業感興趣,他希望能藉着海外投資者的投資,帶動當地新經濟企業的發展。
近年投資市場持續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困擾,台灣更處於中美競爭的風眼。美國「股神」畢非德日前提到,巴郡買入台積電股份數個月後便沽出大部分持股,主要是擔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李鴻基坦言,有關風險令海外投資者在涉足台股時有所顧慮,「投資人為防範風險,會叫他們的基金經理減點台積電吧,把風險降低。」
地緣政治風險已反映
不過,他認為投資者若要減低投資組合的地緣政治風險,主要會通過減持台積電等指數權重股,反而台灣中小型股票所受影響較低,而且地緣政治風險也不是中小型股票投資者的主要關注點,「中小型股票投資者是買它(中小型股票)的Alpha(超額回報)的創造,而不是Beta(風險回報)。」
台灣股市今年表現突出,年初至今累升一成一,李鴻基謂,這顯示地緣政治風險早已反映在股價中。他說,「我常反問國際投資人,你為什麼不相信你在說(地緣政治風險)時,它已經在股價上被折讓出來了,都已經反映在裏面……我也不抵賴台灣有戰爭的風險,但起碼台灣到今天為止,是全亞洲、全新興市場最賺錢的股市之一。」
採訪、撰文︰吳永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