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從《半澤直樹》到股神押注日本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5%BE%9E-%E5%8D%8A%E6%BE%A4%E7%9B%B4%E6%A8%B9-%E5%88%B0%E8%82%A1%E7%A5%9E%E6%8A%BC%E6%B3%A8%E6%97%A5%E6%9C%AC-194500448.html

 

日本「神劇」《半澤直樹》第二輯現正熱播,劇情更多地牽涉股市運作,股民應該看得津津有味。恰在此時,「股神」畢非德旗艦巴郡披露,最近掃入了伊藤忠、三菱、丸紅、三井、住友等日本「五大商社」逾5%股權,且揚言將增持至最少9.9%,猶如要「買起」日本經濟命脈。這反映在資金泛濫、美股高企、「去中國化」之下,美國資金外溢尋求出路。要拆解股神今次破天荒染指日股,亦可從《半》劇找到啟示,堪稱有利也有弊。

《半》劇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池井戶潤《半澤直樹系列》,第一輯在2013年首播,劇情圍繞大型銀行年輕幹部半澤直樹看不過眼內部種種腐敗,堅決發起鬥爭,屢屢反抗上司及外部勢力,務求維護銀行、股東、客戶以至社會利益。半澤這種「戰鬥格」一反日本傳統白領之溫馴服從形象,加以該劇揭示日本政商界不少弊端,在播放時引起轟動;特別是男主角堺雅人的猙獰霸氣表情以及「十倍奉還」等經典台詞,受到津津樂道。

該劇第二輯今年7月起播放,講述半澤調職至子公司「東京中央證券」,參與該證券公司斥百億日圓「升呢」為FinTech模式之大計,劇情可謂緊貼潮流;不過半澤在過程中發現一家FinTech初創企業疑點重重,並牽涉股市造假陰謀,於是他再次進行抗爭。

安倍三支箭奏效經濟復甦

值得一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宣布因病辭任,他自2012年第二次執政以來推行「安倍經濟學」(包括量化寬鬆、擴大財政支出、喚起民間投資等「三支箭」),至今雖不算100%成功,卻堪稱取得約七成效果,令日本經濟溫和復甦,他才可穩坐相位,成為「史上最長任期首相」。

例如股市方面,日經指數從安倍執政前約9500點水平,升至目前約23000點,累漲140%,跟美股標普500指數同期升幅(約160%)不遑多讓。尤其日本股市自九十年代泡沫經濟後長期死氣沉沉,此輪升勢實屬難得,令股市再受關注,年輕人也對買賣股票重拾興趣,這正是《半》劇第二輯劇情圍繞股市發展的社會背景。

對日本股市感興趣的除了當地年輕人,還有遠在美國奧馬哈的90歲「股神」畢非德。據最新披露,巴郡從公開市場買入了日本五大商社股票,斥資約63億美元,目前在五大商社皆持有略多於5%股權,巴郡更明言有意增持至最少9.9%(外資持股高於此數須獲日企董事局同意)。根據資料,這是畢非德幾十年來首次大手買入日本股票。

「商社」可說是日本在「財閥」傳統下之特有產物,近似於西方conglomerate綜合型企業,其結構和關係卻更加錯綜複雜,特別是日本法例對混業經營、交叉持股、關連交易等相當寬容。一般而言,一個財閥家族會透過一家商社為控股公司,掌控金融、工業、科技、零售、通訊、基建等諸多產業,而所謂「五大商社」正代表着五大財閥家族。此特殊結構下,財閥可能只持有其商社一兩成股權,持股價值未必很高,卻間接控制着較股票市值高出幾十倍甚至逾百倍之資產運作。

看來商社內部存在着滋生「實控人矛盾」之土壤,即實際控制人(財閥)跟整體股東的利益未必一致。例如半澤直樹任職的銀行正屬一家商社旗下,兩輯劇集都涉及關連公司要求銀行造假賬的情節,這顯然有損銀行小股東利益,不過可能對財閥有利。

可以說,《半》劇主旨正是建基於揭露、針砭財閥及商社傳統之弊端。某程度上,也是日本股市此前長期低迷、估值較美股存在折讓的原因之一。

言歸正傳,既然「五大商社」掌控着日本經濟命脈,「股神」現時擬購入該五商社9.9%股權,相當於「買起」日本經濟前景。投資生涯幾乎從未染指日股的畢非德,何以在90歲之年突然睇好日本?莫非他近日在家中煲《半澤2》,從中得到啟示?

實際上,相比起巴郡多達7000億美元總資產、1300億美元現金,今次花63億美元買日股僅屬「散紙」。正如筆者8月份在〈「抗金名將」變「拜金一族」〉一文指出,在美元貶值、美股高企之下,股神手持大量現金苦無出路,剛於第二季破天荒首次「買金」(購入全球最大金礦股Barrick Gold),現在赴日掃貨也不算出奇。

近幾年各界一直關注「股神」繼比亞迪(01211)、中石油(00857)後會否再投資中國企業,他也一直表示對中國(包括香港)股市很感興趣,更曾透露「已有一些心水目標」。中港股市現在原應也是美國資金外溢的去處之一,不過在中美政治交惡及所謂「去中國化」趨勢下,畢非德或許覺得目前不是投資中資股的時機。

改革商社或助接軌國際

對比日本股票市場勝在成熟,政經環境相對穩定,更可望成為美國「印太戰略」和「去中國化」之大贏家(例如部分產業鏈從中國遷回日本,日資車廠、電子產品、半導體受惠於中資對手被削弱,甚至香港作為亞太金融樞紐部分功能也可能被東京吸收),難怪會吸引「股神」染指。

不過正如上述,日本的經濟及股市文化都跟美國存在差異,例如畢非德若在美股上市公司持有9.9%股權,將有足夠權力監督企業運作,確保符合整體股東利益,不然可把大股東或管理層告上法庭。然而在日本財閥傳統下,就像《半》劇集顯示,商社的運作不一定以整體股東利益為依歸,非控股股東也很難作出制約,而現實中未必有半澤這種「體制內反叛」的英雄人物「為(股)民請命」。

從另一角度看,可以說《半》劇之上演和熱播,反映各界正視財閥傳統的弊端,並逐漸作出改革,令商社運作更能接軌國際標準,讓小股東利益更獲保障,或許有助日本股市減少折讓、提升估值。大家若像「股神」一樣對東瀛股市感興趣,不妨煲一煲《半澤2》,看能否找到玄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