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何時是沽售時機

【黃國英專欄】何時是沽售時機


【黃國英專欄】何時是沽售時機
圖:AFP


美股歷經中美貿易戰、中東局勢緊張,以至武漢肺炎,暫仍有驚無險,於高位徘徊,不少投資者都有疑問,到底美股會否高處不勝寒,應否先行沽售?財經專欄作家Jonathan Clements的一篇舊文章,觀點可供參考。

Clements寫該文章時為2017年底,主題是探討到底何時是沽售時機。當時不少投資者仍在為一年前,因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而拋售懊悔不已。Clement指這可以佐證,單純不喜歡某一政治人物,不構成沽貨理由。

很多人擔心市盈率高企、股息率低,但Clement認為,估值確實影響長期預期回報,即如果估值高企,投資人應該預期日後回報降低,增加儲蓄(或已退休者要準備可用投資收入下降),卻並非沽貨訊號:他指自己關注股市30多年來,每年都有人認為估值昂貴,若然一認為昂貴便沽貨,勢必錯失大部分升幅。

另一方面,純粹因為牛市已延續多年,或主要指數已屢創新高而拋售,理由也不充分。因為股市上升時間較長(配以相對短線但激烈的跌勢),所以連續多年錄得上升,不足為奇。

Clement建議的沽售條件,較著重投資者自身因素。

首先,如果組合受惠牛市,股票佔比已大幅超越預設水平,例如股債比例由60-40變成70-30以至更大差距,可以減持股票,再平衡組合。短線而言,回報可能不如堅守全部持倉般亮麗,卻有助維持最適合自己的風險水平。

第二是當股市大漲,累積金額已提前達到某一財務目標,可以減持股票,降低曝險水平。(即使不想錯過餘下時間的升幅,也可用期權等損失有限的手法應市,大部分資產可保留於低風險資產。)

第三是臨近退休,或於數年內要動用該筆資金,例如升學、置業,可逐步減持股票,增加現金或債券類資產。

第四是當個人財務狀況改變,需減少於股票市場的曝險,就應減持股票。例如打算放棄穩定工作,轉為創業,職業風險增加,高風險資產佔組合的比重,較宜適度下降。最後,當然要考慮個人風險胃納有否改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