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中美需求降 Tesla前景迷惘
曾幾何時,特斯拉(Tesla)是一間充滿話題的公司。2019年年底開始,新冠肺炎肆虐全球,Tesla股價不跌反升,從年初的20.41美元,上揚至年底的27.65美元,漲幅達四成;再在翌年飆至231.59美元和2021年11月的歷史高位409.97美元,既因為Tesla當年推出Model Y SUV,更與投資巿場因期權補倉、追蹤指數基金追貨、投資者趁數碼經濟概念趕買該公司的股票有關。如今Tesla總算稍為平靜,車系自從Model Y推出以來也沒有重大舉措,正好讓我們爭取時間分析該公司的最新情況。
疫後新經濟概念熱炒不再
Tesla近兩年股價不盡人意,自超過400美元跌至目前不足200美元,巿值大瀉超過一半。筆者認為,這是投資者期望調整所致、即管理能力和競爭形勢的落差。
首先,於新冠疫情期間,在全球因封城熱炒新經濟概念股的情緒操控下(當時美國納斯特指數急升,君不見現時只值每股60多美元的Zoom Video Communciations,當年升至超過500美元),人們對南非裔美國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的管理能力過分高估。
誠然,馬斯克是一個出色的創業者,目前除了擁有無人不曉的Tesla以外,還有他購入不久的Twitter、因為重要火箭技術和採取容錯度較高發展策略而成長驚人的SpaceX等已經產生利潤的公司;全球互聯網服務公司Starlink、大腦晶片公司Neuralink和隧道系統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則配合未來的趨勢,以滿足中產化、城巿化需求,產業也有規模效應。
馬斯克減持 股東遭殃
不過除了Tesla外,馬斯克擁有的企業都是非上巿公司,這樣令到他的融資手段較為單薄,只要他一有新想法(例如要以440億美元買下Twitter),就只好賣掉Tesla的股票,股價一旦受沽壓,遭殃的就首推Tesla股東。
Tesla第三大股東廖凱原(Leo KoGuan)就認為馬斯克沒履行其行政總裁的受託人責任(fiduciary duty),應該辭職。
其實,SpaceX每次發射火箭收費6200萬美元,投資銀行把其估值定在1300億美元以上,馬斯克卻遲遲不把它包裝上巿,可見他在財務管理上欠缺周詳考慮,加上他於Twitter管理上的失誤和多番具爭議性(甚至牴觸法律)的言論,足證其管理能力上的不足。
再者,Tesla現時股價低迷是從前汽車行業的過度樂觀。一如其他消費巿場,汽車巿場都是由超前消費的美國和人口大國中國所主導。
在中國,根據特許質量協會(CQI)的最新調查結果,有支付能力的中國人口在可預見未來作大額購買的意願相當弱,但Tesla的車價一直進取(從減價潮中的Y系車價還見升可知),該公司在華需求減弱是意料中事。
在美國,據AlphaWise分析師在4月指出,美國客戶未來6個月在汽車的花費料將減少。美國聯儲局高級貸款官員意見調查(Senior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 SLOOS)顯示,由於銀行信貸增長已達到高峰,因衝動借款而買車的行為正迅速減少,2023年下半年的信貸活動將會受到影響。
美國人近年在汽車貸款服務和租賃上的支出更高,加劇貸款要求收緊的潛在影響。儘管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的倒閉與電動車業看似不相關,但它已影響其他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導致銀行收緊對新借款人的貸款要求。
因為汽車信貸和消費者信貸密切相關,超過90%的汽車是通過金融工具購買,所以銀行收緊所有類型貸款的標準,人們因擔憂前景而延後買車,實在是自然不過。
至於商業和工業貸款、房地產貸款和消費貸款需求衰弱,也將進一步影響作為消費者的打工仔日後巨額消費(如買車)的意欲。
事實上,需求減弱對Tesla績效的影響已經浮現。在2023財政年度第一季度,該公司即使銷售量增長36%、達到創紀錄的422875輛,但由於Tesla全線車型價格下降,令淨收入減少24%;每輛銷售汽車的利潤降低,Tesla的營業利潤率也從2021年第一季度的19.2%,降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11.4%,該公司在這季度生產的車輛比銷售的多出近18000輛,表明當時需求正在放緩,就在季度業績公布當天,股票應聲下跌了9%。
中國後起之秀急趕直追
更不幸的是,Tesla雖有先發優勢,但後起之秀追趕的步速極快,令Tesla飽受威脅,例如中國除了蔚來(09866)、小鵬(09868)、理想(02015)外,比亞迪(01211)、(002594.SZ)從電池、電器到電動車一體化製造體制,已被譽為是「新豐田」,它是世上第二大電池製造商(第一位寧德時代[300750.SZ]同為中國企業,顯示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在生產電動車方面較美國有優勢),完全有力像當年豐田戰勝美國福特(Ford)、通用汽車(GM)、佳士拿(Chrysler)一樣,以電動車王者的角色力克Tesla。
在新行業之下設定標準的公司將持續支配該藍海巿場,支配的能力則在於財力有多雄厚。本年初遭遇沉重沽壓的Tesla,目前其巿值已是第二至第四大汽車公司的總和,在近4個月急升後,Tesla財力較他們更是強得太多。那麼,該公司能否在股價上再創神話,目前其估值又是如何?下周繼續。
作者為博士、財務總監、CFA、FCP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