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高天佑: 新地破「息戒」 上海要「填氹」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finnews/article/3560948/%E6%96%B0%E5%9C%B0%E7%A0%B4%E3%80%8C%E6%81%AF%E6%88%92%E3%80%8D+%E4%B8%8A%E6%B5%B7%E8%A6%81%E3%80%8C%E5%A1%AB%E6%B0%B9%E3%80%8D

香港過往廿多年歷經風雨,包括千禧年前後樓價插水,2003年沙士疫潮、2008年金融海嘯、2015年「大時代」股災、2019年社會動盪、2020至2022年新冠瘟疫等,不過有一件事始終不變,就是新地(00016)股息「有加冇減」,令收息一族十分安樂。然而,這項紀錄面臨「斷纜」,新地剛預告今年派息比率將由60%降為40至50%,意味很可能「減派息」,此番噩耗拖累該公司昨日股價急瀉9.46%。新地轉趨「吝息」的主因之一,在於該地產商最近幾年在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投資逾1000億元發展多個超級項目,適逢內地商業市況低迷,須預留足夠資金「填氹」。

在剛過去的周末,本港可謂多災多難,遭逢「五百年不遇」雨災,同時「獅子行」滙豐宣布上調封頂按息半厘,恐令樓市雪上加霜。但對於各大地產商,雨災帶來的實際損失有限(未見大型地產項目嚴重受損,最「大鑊」的反而是港鐵),滙豐「變相加息」亦屬預期之內。因此,本地地產股昨日整體上未有「山泥傾瀉」,信和(00083)、九倉(00004)、太地(01972)、長實(01113)分別跌0.22%、0.34%、1.21%、1.8%;唯獨兩家公司跌得最「甘」,即新世界(00017)和新地,分別下滑6.06%和9.46%。

新世界股價疲弱不難理解,因該公司繼續受債務槓桿問題困擾;新地「插水」相對上更加驚人,該股昨日盤中一度瀉逾12%,收市跌幅仍接近一成,身為市值2000多億元「大藍籌」,實在不尋常。

歸根究柢,新地股價崩盤跟「雨災」和「滙豐加按息」沒太大關係,主要是該公司於上周四收市後,公布截至6月底2023年度業績,並變相發布「派息警告」;鑑於上周五港股「黑雨」停市,所以相關的壞消息在昨日開市後才展現震撼力。

整體而言,新地上年度營業額及純利分別下跌約8.4%及6.5%,略遜市場預期,卻未算太過驚嚇。最要命的是,新地同時宣布,新一年度的派息比率將會是基礎溢利之40至50%,較上年度的60%比率有所下調;由於在目前市況下,新地今年溢利不太可能顯著增長,這意味最終很有機會「減派息」。例如據投行富瑞(Jefferies)估計,在新派息政策下,新地今年股息將減少16%。

食息族失望 股價急跌

平情而論,最近幾年本港及內地經濟疲弱,上市公司縮派息不太令人意外,但新地向來是「收息一族」愛股,其派息往績非常優異,自2001年至今每年基本派息(不計特別息及派發紅股)「有加冇減」,即使經歷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海嘯、2015年「大時代」股災、2019年社會事件、2020至2022新冠疫情,仍能保持「金身」。可是現在面臨「斷纜」,按照新地上周收市價(88.3元),結合富瑞估算的今年派息金額(4.2元),意味股息率降至僅4.75%,跟港府綠債保證息率差不多,難免令「息魔」們大失所望,股價急劇回調。

新地為何打破「息戒」?從該公司最新業績報告也可看到端倪。作為本港「大地主」之一,在截至6月底的2023年度,新地的香港投資物業租金收入按年增加1%;鑑於本港經濟今年初才「復常」,這份成績表可謂「交到功課」。問題在於,在同樣的「復常」背景下,加上期內新地於內地有多個大型商業項目落成,其內地租金收入卻不升反跌,按年減少4%,反映內地的商場及寫字樓市況比預期更嚴峻。值得留意,新地業績披露期內,本港商場及寫字樓出租率分別為95%及92%,但未見提及內地相關數字,僅形容個別物業「出租率保持在高水平」。人們怎會不擔心,如同內地政府停止公布青年失業率數據,「唔提」可能等於「好大鑊」。

與此同時,新地自2017年起加大內地投資力度,在上海、廣州、杭州、成都、南京等城市,發展多個超級綜合體項目,總投資額逾1000億元,看來擬把「大地主」身份複製到全國。例如該集團位於上海徐家滙的ITC項目,總樓面面積達760萬方呎,投資額超過400億元,料於2024年底全面落成。另外,新地旗下的杭州IFC和廣州ICC項目,總樓面分別達900萬和930萬方呎,亦將於未來兩三年陸續完工。但適逢內地商業市況低迷,這些項目當初的盤算完全被打亂,恐怕需要更長時間才可「回本」。

重金投資內地遇冷鋒

截至6月底,新地手持153億元現金,一年內到期債項為75億元,負債比率僅18.2%;相比起本港或內地同業,該集團的財務狀況非常穩健,相信不會像新世界一樣被傳「財務告急」。惟即使如此,鑑於內地項目未來數年仍處「投入期」,所需資金龐大,新地今趟調低派息比率,保留多些「彈藥」,以便隨時「填氹」,堪稱審慎之舉。

無論如何,新地今年有沒有可能「不減派息」?假若本港及內地相繼盡撤樓市「辣招」,同時成功刺激經濟全面復甦,帶動新地的賣樓和收租業務再「豬籠入水」,那就有機會「創造奇蹟」。但從現實角度看,退休人士倘手持新地「食息」過活,今年還是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要飲少餐茶以節省開支。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