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新聞點評】ELN「散戶化」 新交所「賭場化」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ln-%E6%95%A3%E6%88%B6%E5%8C%96-%E6%96%B0%E4%BA%A4%E6%89%80-%E8%B3%AD%E5%A0%B4%E5%8C%96-191300140.html

猶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除了Accumulator(累計期權)掀起腥風血雨,Equity Linked Notes(ELN,股票掛鈎票據)也令不少「貪高息」投資者輸到眼坦坦。時隔十多年,新加坡交易所近日推出第一款「結構化憑證」(Structured Certificates)產品,跟阿里巴巴(09988)掛鈎,投資者持有滿一年,可獲高息(例如10厘)回報,但屆時阿里股價若跌穿行使價,投資者則須「接貨」。換言之,該產品相當於ELN,差別在於今次可讓散戶買賣,反映新交所進一步朝向「賭場化」,且擺明跟香港搶生意。

結構化憑證 掛鈎阿里巴巴

據新交所介紹,「結構化憑證」(SCs)本質上是由第三方機構發行的收益增值(yield enhancements)衍生產品,每張合約跟特定的公開買賣股票掛鈎,設有不同的票面息率(coupon rate)及行使價,務求為投資者提供兼顧風險管理與增值空間的更具彈性選擇。在該交易所掛牌的第一款SCs產品跟阿里巴巴港股掛鈎,由法國興業銀行發行,大華銀行及大華繼顯銀行負責分銷。

聽完上述簡介,大家或感似曾相識,事關SCs基本上相當於ELN,而後者在香港富豪圈令很多人猶有餘悸。話說自2003年起,各大小投行及私人銀行紛紛向本港有錢人推銷ELN產品,其賣點在於高息率回報,往往達到雙位數字;同時,該些產品與本港「大藍籌」股票掛鈎,行使價較市價存在一定折讓。

舉例說,某款ELN掛鈎一隻「大藍籌」股票,票面息率10厘,行使價95元,而該股目前市價100元。換言之,投資者買入ELN後,只要該「大藍籌」在一年內不跌穿95元,便可穩穩陣陣收10厘息;即使該股跌穿95元,由於行使價低於當初市價,仍可視為趁低吸納。由2003年至2007年,隨着港股持續平穩向上,很多有錢人購入ELN確實「穩穩陣陣收高息」,甚少需要接貨,於是不少人食過翻尋味,逐漸愈買愈多,視之為「好賺過買債券,穩陣過炒股票」的理想投資工具。

准散戶參與 殺傷力巨大

豈料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恒生指數由3萬點插水至11000點;上述「大藍籌」從原本100元股價,可能跌至僅40元,ELN投資者卻須按95元接貨。原以為「穩穩陣陣」,結果勁輸。因此,ELN可算是繼Accumulator後,在海嘯一役最令人聞風喪膽的大殺傷力武器。

當年ELN跟今次新加坡SCs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主要供投行及私銀客戶購買,後者則在新交所公開市場掛牌,所有散戶只需具備Specified Investment Products投資資格(須擁有相關學歷、專業資格、經驗或者通過線上測驗,但不設資金門檻)便可買賣。或曰,當年很多富豪染指ELN都中伏收場,反映這類「高息利誘」產品潛在風險不低;現今SCs卻開放予散戶參與,會否很容易「出事」?

據星洲業界人士分析,當地政府「試水」SCs產品,主要存在三方面考慮。首先,本港股市近期面臨「流動性乾塘」,但每日成交額仍有700億港元以上;反觀新加坡股市,8月份日均成交額僅10.7億坡元,即約61億港元,未及港股十分之一。這關乎星洲大型上市公司數量有限,整體股市規模較小。因此,獅城若想跟香港全方位競爭、奪取亞洲金融樞紐地位,有必要搞搞新意思激活市場成交。當地政府自2017年起已出錢出力鼓勵高頻交易及外滙交易炒作,現在則輪到股票衍生產品。

瞄準中國富人 盼激活股市

再者,新加坡當局儘管被視為「大家長」政府,施政其實不乏靈活性,往往不會跟「人性」對着幹。舉例說,新加坡早已實施「性交易合法化」,劃定芽龍區為合法紅燈區,並向妓院及性工作者發牌。此外,深明賭博禁之不絕,該國於2010年批出賭牌,准許金沙及雲頂集團在當地開設兩家賭場,並讓政府從中抽取博彩稅。同樣道理,相比起投行私底下售賣ELN產品,倒不如讓SCs產品在新交所公開交易,政府起碼可以監管及「抽水」。

最後,近年不少中國有錢人攜財富移居新加坡,他們有很大投資需求,但始終出身於中國,通常對中資公司較為熟悉及感興趣,星洲股市可供選擇的目標有限。或因如此,新交所第一款SCs產品掛鈎的並非星展銀行、新加坡航空之類,而是阿里巴巴,箇中有很大針對性,除了高息利誘,同樣重要是讓當地投資者間接染指中資巨擘。不難估計,新交所接下來的SCs掛鈎對象可能包括騰訊(00700)、小米(01810)、比亞迪(01211)等,屆時星洲及其他地區投資者毋須開設港股戶口,也得以沾手該些著名中國企業。

難為知己難為敵,港府早前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負責諗計激活港股市場流動性,一眾委員相信亦把獅城「擺明搶生意」納入考慮範圍。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在高頻化資訊、去中心化交易時代,各地股市都帶點「賭場化」傾向;即使「大家長」如新加坡政府,也不可能把所有投資者保護到萬無一失,否則金融市場縱使「很安全」,卻會「很淡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