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高天佑: 拆解中港股市五盞「紅綠燈」

 https://hk.news.yahoo.com/%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6%8B%86%E8%A7%A3%E4%B8%AD%E6%B8%AF%E8%82%A1%E5%B8%82%E4%BA%94%E7%9B%9E-%E7%B4%85%E7%B6%A0%E7%87%88-191400149.html

 

中港股市極其波動,恒指此前連跌3日急瀉12%,昨日強勁反撲9%,收復20000點大關。悲喜交集的港股及A股面臨五大隱憂,昨日傳來不少利好訊號,亮起「綠燈」,投資者稍為寬心,但長線仍存在挑戰。

中美有得傾 助危機降溫

一、中國政策風險

過去兩年「監管鐵拳」連環出擊,重創補習、網遊、娛樂、地產等行業,令不少投資者對「政策風險」聞風喪膽,人心虛怯。周二大跌市之際,內地瘋傳一條訊息,題為〈新華社:破除美國金融模式迷信〉,聲稱新華社最新刊文,強調「中國金融要走自己的路」,包括向製造業傾斜、「限制外資入市」等等。適值「經濟脫鈎」、「外資撤退」等講法甚囂塵上,該訊息被部分人解讀為中國官方回應,主動與外資「割席」,遂在股市引起恐慌。

然而,中國官媒隨後澄清,上述文章由中證監深圳監管局前局長張雲東在2020年撰寫,近日編入作者新書出版,並獲新華社轄下《財經國家周刊》網站轉載。換言之,文章是舊的,作者是前官員,且非「大官」,而新華社轄下眾多大小媒體,恰巧有一家轉載了該文,說不上什麼重大政策意義。

若論官媒「解畫」未能完全釋疑,副總理劉鶴昨日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進一步向市場派定心丸(詳見A1報道)。值得留意,該會議特別要求各部委「積極出台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縮性政策」,「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

話音剛落,財政部昨晚發布訊息,表明「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可算是對劉鶴之「積極回應」,亦反映中央銳意提振市場信心,紓緩政策風險疑慮。

二、中概退市危機

這一輪大跌市的導火線源於美國證交會(SEC)上周四點名5隻中概股違反《外國公司問責法》,有可能被除牌退市。環顧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多達300家,一旦「集體回歸」,將對中港股市構成重大壓力;更重要的是,SEC「最後通牒」令部分人覺得「中美脫鈎」已成定局。

但正如筆者本周一在〈養老金難救中概股〉一文指出,針對中概股審計底稿問題,中方一直展現「有得傾」姿態,並形容「談判進展良好」,SEC上星期點名舉措不排除為「最後施壓」,所謂escalate to deescalate,實屬談判慣技。及至昨日,美方亦發表聲明,首次正面證實「正與中方積極溝通,近期已舉行多次會談,雙方致力於達成一份合作協定」。姑勿論談判最終成功與否,此番表態在短期內有助「退市危機」降溫。

三、俄烏戰爭衝擊

中國雖非俄烏戰事「參與方」,但身為當今世上強國,難免受影響。投資者尤其擔心中國一旦因為與俄羅斯關係密切,遭受西方國家「二級制裁」,屆時A股、港股、中概股都可能像「俄股」般面對拋售潮。《華盛頓郵報》昨刊載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投書,該文首次表明中國「對於俄羅斯向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並不事先知情」,又謂「若知情不可能不予勸阻」,同時強調「所謂『俄方要求中方提供軍事援助』是假消息」。

秦剛此番表態顯示中國與俄羅斯維持一定距離,有助避免捲入糾紛。更宏觀來看,俄烏停火和談已進入第四輪磋商(由原訂1日「加時」至3日),中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據報亦在羅馬就相關問題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激辯7小時」,起碼各方仍願花時間坐低溝通,哪管唇槍舌劍,「有交嗌」總好過「冇偈傾」。

外資遭嚇怕 關鍵挽信心

四、實體經濟強弱

中國去年GDP增速放緩至僅4%,今年增長目標訂於「5.5%左右」,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兼逢疫情復燃,達標難度不低。惟當局周二公布的1至2月經濟數據遠勝市場預期,「展現真正暖意」。儘管這份亮麗成績表被部分人質疑偏離現實,惟正如筆者昨文所言,中國出口貨額強勁(有外國政府數據參照)、製造業熱火朝天(用電量顯著增長,藍領勞工長期短缺),「三頭馬車」的「出口」和「投資」皆維持一定動力。

當然,相關動力能否持久,以及「消費」這輛馬車幾時發力,很視乎當局今年「穩增長」政策表現,同樣重要是恢復投資者和企業家對前景的信心,這也是昨日劉鶴開會討論的重點方向之一,長遠成效尚待觀望。

五、外資撤退浪潮

雖然近日傳來不少利好訊號,但中國與西方國家、尤其美國之間的諸多矛盾難以在短期內一一擺平,尤其在「俄股清零」一幕後,統稱為「外資」的國際大型投資機構飽受驚嚇,擔心會在A股、港股、中概股身上慘劇重演。這些「外資」不可能一下子撤出中國,而正因它們過往數十年對中國積累龐大投資,舉足輕重,若為「避險」稍為降低配置比重,便將造成巨大沽壓。

繼挪威退休基金高調減持部分中資股票後,澳洲養老基金亦表明將會退出中國投資市場。雖說所謂「外資」來自五湖四海,不排除「有人漏夜趕科場」撈貨,惟令人擔心的是「外資減持」一旦形成趨勢,短期內恐難逆轉,對中港資本市場構成持續壓力。總的而言,股市風高浪急之際,投資者可針對上述五大指標動態評估,判斷「紅黃綠燈」,有助趨吉避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