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周日。上星期五(執筆時為周四)老畢看了財經網站標題後心血來潮,暗忖美國8月就業報告多半買大開小,市場又可藉數據疲弱炒聯儲局拖延收水。實際數字比想像更差,非農新增職位僅23.5萬個,遠遜預期的73.3萬個。
按照40萬至100萬職位增長的估算範圍,專家確實連皮也摸不着,當中餐飲、消閒等受Delta變種病毒影響較大的行業尤其失準。數據公布後,基本上已沒有大行認為聯儲局會在本月作出縮減買債決定,最快也要11月才拍板收水。
決策者騎虎難下
「有米落鑊」欄主阿米周末言道,猜測短線宏觀交易反應跟買大細無甚分別,並分享了一些個人交易心得,指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於Jackson Hole放鴿後,賭收水跌市大吃眼前虧,炒家唯有暫時死心平淡倉;反觀直接受惠流動性泛濫的科技巨企,資金追捧熱情有增無減。
在下萬分同意,就以老畢自己為例,早前在美國十年期債息醞釀雙底的一刻好做唔做,透過Long Put美國金融股ETF造淡銀行板塊,短線站錯邊,即使中長線正確亦無補於事,結果吃不了兜着走,且看這回博聯儲局延遲收水利好科技龍頭,押注跨價牛倉賭亞馬遜追落後,又能否扳回一城。
老畢雖選好了落注對象,但話分兩頭,眼前環球經濟形勢複雜無比,一方面疫情沒完沒了擾亂供應鏈,對通脹持續形成上行壓力;一方面變種病毒對消費的衝擊似被低估,增長放緩現象恐將陸續在數據中反映,難怪部分聯儲局官員忽鴿忽鷹,剛揚言可能修訂政策觀點,轉個頭又說看不到延緩收水的理由。
從決策者的立場出發,這是一個騎虎難下進退維谷的局面,可是從投資角度着眼,宏觀經濟冰火兩重天,且逐漸散發出滯脹味道,反而有利相關概念各有各炒,拖延收水買科技巨企,通脹居高不下炒reflation;至於收水解決不了的問題,諸如生產樽頸運費飛漲,也不乏對號入座的板塊及股份。亂象之下,不少投資者顯然搵到食。
同文尹德政兄上月底提及美國上市以色列航運股以星(ZIM),推介至今上升12%。回看港股,運費暴漲帶動中遠海控(01919)及旗下東方海外(00316)上半年分別多賺31.6倍和26.5倍,後者更大派特別息。
此股回調起來未必人人吃得消,惟年初至今累漲逾倍,足證業績與股價雙雙大翻身。
風險管理不可或缺
股民最有興趣知道的,當然是航運股是否值得高追?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入市前有部署有計劃,總比入市後遇上逆境不知所措好得多。航運並非唯一得益於特殊環境的板塊,利好因素一旦逆轉,投資者對股價震盪便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適當風險管理不可或缺。
說到這點,預先定下易於執行的法則並有規律地操作,在下認為是比較可取的做法。值得參考的例子在美股多不勝數,只是指數層面破頂如食生菜,非活躍炒家未必注意而已。試舉數例,大家便明白老畢在說什麼。
視像通訊軟件Zoom是社交限聚、在家工作等新常態下的大贏家,惟股價早在去年10月見頂,如今只及高位一半,可見用戶激增也要識買識走。美國樓市熱火朝天,但早前談論香港工業股神話創科實業(00669)時提過的美國地產資訊平台Zillow,股價跟2月高位相比暴瀉57%。其他如年輕散戶至愛炒股平台羅賓漢(Robinhood),現價亦從上市高位回落四成。
這些股份暴漲暴挫,各自都有事後言之成理的解釋,但當初被概念吸引、最終成手蟹貨的股民,知道為什麼是沒用的。
跟風炒作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投資者很難判斷股價一旦大幅回落,到底是正常調整抑或永不超生,這不限於受惠特殊形勢水漲船高的企業,家喻戶曉的消費品牌也有遭投資者集體拋棄的可能,百年老店不代表不可以一沉不起。
老畢處理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短炒倉位分三階段減持,股價較買入水平升25%沽三分一,漲50%再沽三分一,剩下三分一嚴定trailing stop繼續持有,從高位回調15%即強制性清倉。
通街股神日子不再
去年搵食容易,有段時間每隔兩三個禮拜就有糊食,鎖定25%、50%利潤的交易着實不少,可是當時個股瘋漲,相比沒有風險管理的投資者賺少很多。然而,一旦逆境降臨,便能體會有規律操作除笨有精的好處。話時話,今年食糊頻率低去歲許多,可見牛市第二年搵食較第一年艱難,通街股神日子不再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