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周日。科技股急劇回調,投資者最想知道的自然是此乃又一次「狼來了」,抑或新經濟「樂極生悲」的前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老畢想說句心底話,那就是今時今日衍生工具對市場影響之大,令以簡單二分法評論市況變得毫無意義,與其主觀地猜測科技股爆煲是否「嚟真」,不如先了解發生什麼事,從市場結構與股市表現怎樣互動着手尋找端倪。畢是美股期權活躍交易者,託讀者鴻福,新冠疫潮爆發以來贏多輸少,過程中發現不少跟股市息息相關的動態,趁周一勞動節華爾街休市,不妨深入一點與大家討論。
拆解恐慌性買入
上周五,《金融時報》及《華爾街日報》不約而同揭開所謂「納斯特巨鯨」(Nasdaq Whale)的神秘面紗,披露近期大舉掃入科技股認購期權的超級大戶為日本軟銀(SoftBank),相關衍生工具涉及的正股總值高達500億美元。
對沒有參與期權買賣的投資者來說,這也許只是一個「聽過便算」的故事;更何況,軟銀創辦人孫正義向有「科技狂人」之稱,此番押注手法雖獨特,惟事件主角是軟銀卻並不令人意外。然而,英美兩大財經報章先後確認「巨鯨」真身,總算破解了老畢這段日子心裏的許多疑團。
蘋果、Tesla、Netflix、Salesforce、 Zoom等科技龍頭和疫情受惠者,自美股3月下旬見底以來升幅俱以倍計,踏入8月狂態變本加厲,單日漲幾成屢見不鮮,表面理由是業績亮麗引發資金追捧(蘋果、Zoom);又或晉身道指升價十倍(Salesforce)。這些無疑都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此等巨企今夏股價「加速力」之勁,實非常理所能解釋,除了諸如挾淡倉一類panic buying外,很難找到其他原因將其合理化。
耐人尋味的是,科技股「恐慌性買入」源頭並非現貨市場空倉回補,而是認購期權(call options)受到瘋狂追捧所觸發的交易商對沖需要。作為美股期權參與者,老畢自覺有資格說兩句,藉第一身經驗印證《金時》及《華日》的報道。
在上周四〈適度參與遠勝齋噏〉一文中,在下談及操作Sea Limited(美股代號SE)期權的體會。讀者或許好奇,老畢何以三番四次說起該股?那並非因為騰訊(00700)持有這家公司25.6%股權,而是Sea的創辦人兼舵手李小冬眼光與魄力非比尋常,以利錢豐厚的核心遊戲業務競舞娛樂(Garena),支援電商生意蝦皮購物(Shopee)及數碼支付服務SeaMoney,三線拓展相輔相成,策略得宜績效耀目。李氏創業短短十年,集團已在主力攻佔的東南亞以至台灣市場大放異采,憑藉區內競爭優勢及業務發展潛力,前途無可限量。
這跟「納斯特巨鯨」好像扯不上關係,但就如其他新經濟寵兒,自美股見底至今,Sea股價暴漲近三倍;登入該股的options chain一望,那些價外Call貴得根本不合理,從期權賣方角度出發,足以令人垂涎欲滴。
心情複雜難以形容
然而,新經濟愈升愈有,若無實貨墊底備兌,貿然Short Call隨時面對期權深入價內的無限風險,交易商買入正股對沖壓力固然大增,炒家亦得時刻緊貼市況,為買回期權平倉止蝕做好準備。這種步步為營的取態,形成股票與期權相互帶動,科技股沒有最癲只有更癲。
作為交易者,面對這樣的市況,心情複雜得難以形容。老畢從5月起多次以Sea為目標Long Call,連番得手回報可觀,從買方角度着眼,如此高的成功率絕對可遇而不可求,很大程度拜軟銀「巨鯨效應」輻射至所有新經濟股所賜,按理說無悔之有。可是,Sea股價過去三個月由五十多美元升至百五、六美元,每次事後回望,老畢總怪自己心血不足急於食糊。
該公司上月18日公布季度業績後, 在下決定改變打法,先買入正股,隨即沽售股數相等、輕微價外的9月認購期權,策略上變成一個covered call,以Short Call收取的期權金拉低正股買入成本,同時體現股價升得太急需要回氣的觀點。
開倉至今半個月,剛好迎上新經濟大回調,且看到底是老畢以期權金「補貼」買入價這招奏效,抑或在科技股見頂的刀口浪尖選擇坐貨,於錯誤時機跟「東南亞騰訊」談戀愛。
順帶一提,孫正義近年頭頭碰着黑,押巨注辦公室分享企業WeWork,結果上市不成要軟銀出手打救;重倉召車程式龍頭Uber又遇上新冠疫災,左一巴右一巴,拖累軟銀於3月底結束的財政年度慘蝕90億美元,為集團有史以來最大虧損。
大有大賭細有細博
孫公投資初創企業焦頭爛額,此番由「科技狂人」變身期權豪客,以40億美元成本控制500億美元科技股持倉,斷估唔係打定主意按行使價悉數認購,有厚利在手自然就會食糊;惟不論軟銀如何處置龐大期權倉位,「巨鯨」的一舉一動都足以引發市場劇烈波動。納指黑色周四血流成河,total loss的肯定是那班戰狼上身羅賓漢,孫公又點會死錯人。
疫潮爆發後,美國湧現無數少壯派散戶,許多皆抱着買彩票的心態押注冇雷公咁遠的價外Call。軟銀突然加入這個戰場,當真細有細博,大有大賭。即使閣下不喜歡投機,以今時今日的市場生態,對衍生工具又焉能不聞不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