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世界流行談論人工智能(AI)、機械人,中國似乎有點反其道而行。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要求地方政府多聘用失業群眾參與公共工程,強調「能用人工,盡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盡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換句話說,建築工程不宜用機械協助,令人聯想民工們會否像2000多年前秦朝伕役,徒手揼石仔、砌磚牆。這種做法表面看來效率較低,卻有助維持失業人士「工作狀態」,避免「養懶人」,在失業率高企的環境不失為權宜之計。
發改委公布自3月1日起實施《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主要針對政府基建工程,涵蓋交通、水利、能源、生態環境、文化旅遊、林業草原等,旨在「盡量擴大就業容量」,讓失業群眾「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賑濟」,發揚「多勞多得、勤勞致富」的精神。
扶貧難顧效率 防範養懶人
該《辦法》列明,為吸納「農村勞動力、城鎮低收入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參與工程建設,地方政府應奉行「能用人工,盡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盡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原則。在報酬方面,應當「結合當地群眾務工收入水準」,「盡最大可能提高以工代賑項目勞務報酬佔財政資金的比例」,尤其是嚴禁拖欠和剋扣,必須「足額、及時發放勞務報酬」。
《辦法》發布後,在內地網上引起不少爭議。事關現今智能化時代,全世界都積極談論利用AI、機械人等先進科技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時間,同時division of labor專業分工日益成熟,該《辦法》卻明文要求「盡量不用機械」、「盡量不用專業隊伍」,貌似「反璞歸真」。莫非民工們要回歸2000多年前的生產模式,徒手興建長城?
但值得留意的是,該《辦法》主要是一項扶貧福利政策,而非經濟政策,所以「效率」未必是最大考慮。歸根究柢,中國抗疫3年以來,經濟活動嚴重受創,兼逢外部環境變化,國際形勢充滿挑戰,即使近月解除封控,推動復工復產,暫時未竟全功,就業壓力沉重,難免令當局十分頭痛,並已推出多項措施應對。
舉例說,自從2019年底疫情爆發,連續幾屆大專畢業生面臨「搵工難」,據國家統計局調查的城鎮青年失業率接近20%,構成社會不穩風險。因此,國務院上周發布《關於聯合開展2023年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促就業「國聘行動」的通知》,要求全國地方政府及國企「千方百計」創造崗位,盡力聘請2023年應屆及近年「離校未就業」的大專畢業生。
然而,地方政府在疫情下已左支右絀,面對赤字嚴重、債台高築,部分省市的公務員亦遭遇減薪甚至欠薪,自身難保,能為畢業生增設的崗位恐怕有限。因此,當局另闢創造就業蹊徑,實施「以工代賑」,讓失業群眾在基建工程擔任臨時工,既助推基建發展,又可令多些人賺點收入,堪稱「一為神功,二為弟子」。
相比起直接派錢賑濟,「以工代賑」有助於失業人士維持工作狀態,避免「養懶人」和「騙福利」。例如有些人可能只是短暫無工開,若收取政府現金補助,每日在家躺平,有機會逐漸喪失積極性,日後不習慣重返職場。同時,民眾須出力「做工」才可獲得收入,沒那麼容易騙取政府補助。
這有點像香港和英國司法制度下的「社會服務令」,讓一些干犯輕微罪行人士,從事若干小時的執垃圾、剪草、植樹等社會服務,以代替坐監。其實,該些人士大多不擅長相關服務,往往「雞手鴨腳」,政府還須聘請專人指導及監督,所以他們的「服務」為社會帶來之直接效益甚微,某程度上是希望那些犯罪者透過參與社會服務,建立正確的社群觀念,達到改過遷善的效果。
當然,今次內地「以工代賑」針對的是失業群眾,失業實屬不幸,並非罪惡,絕不可跟犯罪者相提並論。但重點在於,政府政策有多重考慮,不一定只着眼於「效率」。
失業情況嚴峻 務求創造職位
至於上述《辦法》為何強調「盡量不用機械」?相信因為在財政緊張下,地方政府今年開展的基建工程也不多,失業群體則頗為龐大,以致「僧多粥少」。例如一項交通鋪路工程,如果使用專業器械,可能聘請100個臨時民工便足夠,受惠人數有限;那倒不如不用機器,請500人來開工,每人平均報酬即使攤薄了,但勝在「人人有工開」。
總的而言,「以工代賑」反映內地目前失業壓力相當沉重,促使政府出此下策,在「社會穩定」和「經濟效率」之間側重於前者。惟相信這只是權宜之計,治本之道始終是推動經濟全面恢復信心,讓市場能夠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並利用AI、機械人協助人手工作,高效地做大做強,國家競爭力才可提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