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在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跌178,收報25377,全周雖然累計跌近3%,但10月仍升802,約3.26%。內地股市方面,受惠人民銀行連續5日進行2,0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A股先跌後回穩,報3547,升0.82%;深成指報14451,升1.45%;創業板指數報3350,升2.2%。總結10月,滬綜指累跌0.58%,深成指累漲0.99%。美股方面,10月道指升5.8%,是3月以來最好月度表現;納指升7.3%,標普500指數升6.9%,兩者都創去年11月以來最大月度升幅。很明顯,10月不是「股災月」,11月股市又如何呢?
眾所周知,自2008年雷曼兄弟垮臺而引致全球金融風暴後,美國不斷量化寬鬆,資金汎濫,「非現金資產」受追捧,間接將美國管理金融機構不力的罪孽輸出為全球通脹。雖然現時美國股市屢創新高,但表面風光掩蓋不了深層次危機,實際上美國國債已達天文數字的29萬億美元,單是本年度聯邦財政赤字就達創紀錄的3.1萬億美元。還可能長期瘋狂印鈔和發債嗎?聯儲局近期已不斷出口術高談「減少買債」來試水溫,引發市場的擔憂。加上前朝特朗普政府的「美國第一,白人至上」之傳統霸權思想挑起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產品大幅加徵關稅,宣稱關稅並非由美國人埋單,更加深誤導投資者的思維。然而,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最新報告顯示,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92.4%的成本,只有7.6%的增加成本被中國吸收。另一權威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也提及2018年之前,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產品的平均關稅僅為3.1%。但特朗普加徵關稅後,這個數字已上升到19.3%;中國徵收的報復性關稅則將其對美國製造商品的關稅從8%提高到20.7%。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被徵關稅的商品在貿易戰開始前還不到1%,現在已超過50%。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向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對美國經濟來説是失敗的。
這也解釋爲何從第三季開始,美國不斷放話要檢討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依據財長耶倫批評前朝政府對華徵收關稅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的言論,美國可能適時取消部分關稅措施而藉此降低進口通脹,緩解內部滯脹危機。
正當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努力營造會談氣氛之際,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再次濫用「國家安全考慮」概念而決定取消其中一家中資電訊企業在美國的營運授權,奉行「打壓特定中企」的一貫作風。會否對中美貿易談判有所影響?以至甚囂塵上之11月底中美兩國元首可能進行的視訊峰會又能否成事?
事實上,美國對華政策在狹隘的民粹主義與宏觀的現實主義之間不斷搖擺,進入了新的戰略模糊階段。一方面表示競爭對抗,全面壓抑中國,要迎合民粹反華而欺騙選票,但另一方面因經濟上急切需要中國,又奢望以和為貴,強調互助合作。所以拜登政府進退維谷,常常前言不對後語,明顯地折射出美國內部之矛盾。美國目前最大問題除了變種病毒肆虐外,就是通脹持續升溫,加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飆升,以及航運和供應鏈受阻:美國加州長堤海岸,現時停滿來自中國的大型集裝箱船隻超過百艘,碼頭工人嚴重短缺,很多工人在疫情下不願意開工。美國既面臨物資供應短缺,也面對全方位通脹,經濟卻停滯不前,失業持續,隨時增加滯脹風險。
當然,如果美國金融風險出現,新興市場受創肯定更甚,所以今年以來,比較大的經濟體系如南韓、巴西、俄羅斯等央行毫不猶豫地大幅度加息,反映它們絕不輕視美國通脹失控風險外溢的威脅。但是第三季末中國內地爆發電荒,煤價飛升,令製造業面臨斷電之苦,大大打擊供應鏈,加上為出口旺季,影響出口貨物,變相為美國通脹火上加油。至於中國,物價上升主要集中在上游資源類別,當局嚴打炒風後, 9月內地通脹僅按年升0.7%,整體物價升幅溫和。況且,中國早就發展「內循環」,很多商品都可以自給自足,不假外求。最近開始的中國「雙十一光棍節」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估計今年的消費額很大機會創下歷史新高,顯示疫情之後的「報復性消費」,而有關的物品都是國貨為主,反映年輕一代以消費「國潮」為榮......
11月股市仍然面對眾多不明朗因素,實在充滿很多不穩定變數。全球疫情控制之程度、美聯儲局官員之言論、中美貿易談判之進展、金融數據之反覆、地緣政治局勢之動蕩、中美元首視像會議之安排等等,肯定影響全球股市。
範疇方面,中美的博弈,擁有高尖端軍事科技才能保家衛國,所以航天科技和軍事工業值得留意。
國内大力推動的内循環配合外循環,尤其是著眼「雙十一光棍節」的數據增長,這板塊當然不可忽略。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策略減少對環境及社會的損害,亦為全球各國所支持。全球銳意未來數十年實現碳中和,電動汽車與相關產業及潔净能源版塊必定受惠。
疫情下已改變人類生活模式,互聯網平台企業在嚴厲的監管、規範及優化後,質優股前景更加亮麗。預計股市將會受上述消息、市場謠言及投資者情緒而瘋狂地大幅度波動,進銳退速,充滿短炒機會。短線投資者定要緊貼時事,全面接收,靈活調整,適時獲利,嚴守止蝕。如有大幅度滑落,中/長缐投資者不妨衡量個人風險胃納,分段低吸上述板塊的質優股,中/長線回報應該不錯的。
黎永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