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風險管理,注碼控制與分散投資,選股上趨吉避凶,例如避開銀行和資源股 —黃國英

信報——英眼狙擊

https://www.facebook.com/112243028856273/posts/2490250127722206/


投資勝在堅持 
末日論不足恃

環球資產膨脹已經十年有多,近年股市發展就更加超級兩極化,操作非常困難,而隨着命中率自然下滑,財經評論的整體形象,明顯亦逐漸變差。

因為社會也是兩極化,貧富極度懸殊,沒有幾多資產的人士,回頭已經有點遲。唯有參加末日主義找歸屬感,圍爐取暖互相鼓勵資產泡沫即將爆破,把買入建議妖魔化,追買強股是誘人高位接火棒,低吸弱股是靠害販賣垃圾,總之一定是圖謀不軌。

形成上述心態的背後原因,最主要是做人處世的態度,太過急進短視,以為成功存在一蹴而就的捷徑。最好來一次股災,然後把握機會趁低吸納,再神奇地即時復元,完成一生的財務需要,又或者天真地相信存在必贏的貼士,可以一注過關賺取幾何級數的回報。

可是,投資實際上卻是一個極其漫長及痛苦的過程,沒有任何捷徑,成功唯有咬實牙一關一關打過去。要經歷無數失敗,不斷懷疑自己,還是儍儍地堅持落去。

投資能否成功,當然是沒有保證,而那些追尋捷徑的人士,就注定只有失望。開頭可能是一腔熱血,作戰三兩個回合,幻想破滅之後,就加入了憤世嫉俗的行列。

面對即食文化,還是迎合只會是死路一條,功力再高,也不會百戰百勝,何況末日主義文化已經植根。唯有是出一分力,希望改變部分人的心態及價值觀,包括,增加長線作戰的韌性,至少要保住條命才有機會成功。

所以財經報道,請不要再一味以恒指走勢馬首是瞻,在當今超級兩極化的世道中,這已經不合時宜。過分迎合受眾的口味,就只會互相牽引令水準向下沉。

反之,應該要有一份使命感,希望提升一般小市民對投資的認識及技術,而不是純粹看點擊率。沒有理想的話,不如一味狂煲末日論,對投資冷感甚至反感的人士,在社會中肯定是大多數,唱衰投資認受性當然更高。鼓勵知難而退,永遠比迎難而上啱聽。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