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多元資產Talk】Great Reversal:轉去非美市場+轉去非七雄|胡毅弘 Raphael(27/2/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vox_h9HvU


 嘉賓:#胡毅弘Raphael 洛根資本董事合伙人

 主持:范巧茹 

 #美國 0:00 節目開始  

2:10 美股市況/氣氛並不差  

5:08 英偉達(NVDA)注目度非常低  

10:24 日本市場  

12:00 外國好多人講阿里巴巴/Walmart  

13:55 Microsoft  

21:38 季節性  

24:32 Mag7  

27:35 全球ETF表現  

28:36 Money Market Fund

 31:00 經濟預期差  

33:48 inflation  

35:10 PLTR/TSLA  

36:30 HIMS

38:04 Bitcoin/黃金 

 43:00 Q&A  

53:03 論長遠一定睇科技股 

 56:43 國債 

 58:40 DOGE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多元資產Talk】DeepSeek係乾炒牛河|市場重心脫離Mag 7|AI 應用股 估值難再暴升|胡毅弘 Raphael(20/2/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QhUt1Kolw

嘉賓:#胡毅弘Raphael 洛根資本董事合伙人

 主持:范巧茹 #美國  

0:00 節目開始  

0:20 市場焦點/palantir 

6:50 European outperformance 

11:30 各地股市表現  

17:30 投資者認為現時美國股市估值高 

32:43 Q&A carry trade  

36:08 Q&A META 

40:24 Q&A 點解二三月高危?

42:42 Q&A 點解咁多人講Carry Trade?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貓奴近況

回應2020年半年結


最近我blog 上面這篇文章居然鹹魚翻生,有人瀏覽,令到我想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近況。


我的投資旅程也走過了好幾個年頭。回想起2019年5月開這個blog的時候,當時對投資的了解還非常有限,現在已經漸漸摸索出了一些方向。


這幾年裡,我對市場的感知逐步提升,尤其是在疫情過後,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出外探親、遊玩,所以轉載的文章也少了。雖然過去的幾年中,市場經歷了不少波折,但我也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如舊文所言,我也很少出出入入。當然,我還記得爸爸及騰訊大冧的日子,所以現時面對Deep Seek 的顛覆力量,我也會常常留意他對美國科技股的影響。


目前我的基本組合主要集中在幾個科技巨頭上,像是 NVDA、TSLA、AAPL 和 MSFT,這些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上都表現出色,讓我感覺相對安全。而在倉底的 BABA 和 700 因為Deepseek顛覆市場,令人對中國股票重新估值,那令我手持的中國股票價值回升。


最近半年,我悄悄地增持了一些加密貨幣。雖然用券商買賣,在交易時會損失一些差價,但對我這個懶人來說,這種方便性是無可取代的。


過去幾年中港股票,估值成交大跌,令到很多Blogger也無心戀戰,希望以後會陸續看到各位更多分享。


備注:這篇文章我也是用人工智能幫手完成的。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只是開始?DeepSeek的價值:中國股市增加1.3萬億美元,印度股市流出7200億美元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3240384/just-the-beginning-the-value-of-deepseek-china-s-stock?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989&report_type=market&src=3%2C3&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DeepSeek點燃AI熱潮,中國科技股重獲青睞,印度資金加速流出。

憑藉本土AI企業DeepSeek的技術突破,據彭博社統計,過去一個月,全球對沖基金以數月來最快速度湧入中國股市,推動在岸與離岸市場總市值增長超1.3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印度市場同期蒸發7200億美元,創下歷史最大資金外流紀錄。MSCI中國指數連續三個月跑贏印度指數,爲兩年最長連漲週期。

同時,機構調倉動作也十分顯著,大多數基金最近幾個月都在減少對印度股票的敞口,並增持中國股票。

報道顯示,Eastspring Investments等資管公司近期增持中國互聯網板塊,同時減持「估值透支」的印度中小盤股;Man Group旗下亞洲基金將中國倉位從30%提升至40%,印度倉位則從21%降至18%。

Eastspring Investments的亞洲股票投資組合專家Ken WONG表示:

「DeepSeek的成功表明中國實際上擁有構成整個AI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司。」

除了DeepSeek引發的樂觀情緒,中國資產的估值優勢也是一大關鍵吸引力——MSCI中國指數預期市盈率僅爲11倍,不足印度指數(21倍)的一半。

Man Group亞洲(除日本)股票主管 Andrew Swan補充表示,中國可能即將宣佈的進一步刺激措施同樣重要:

「我們認爲政策現在將轉向消費,並有針對性地鼓勵將目前的居民儲蓄轉化爲實際需求。」

不過,仍有部分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反彈的持續性存疑。南豐Trinity首席投資官Helen Zhu質疑AI技術的商業化前景:

「中長期盈利模式仍不明朗。」

彭博數據也顯示,$恒生科技指數 (800700.HK)$雖進入技術性牛市,但中國股票交易擁擠度已升至一年高位,部分機構擔憂短期過熱風險。

摩根士丹利還表示,近期印度股市的回調已過度反映短期利空,該國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引領的長期增長故事未變。

儘管爭議猶存,但市場情緒已顯著轉向。行情數據顯示,$阿里巴巴 (BABA.US)$近五週市值飆升1000億美元,恒生科技指數較1月低點反彈22%。

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Nicole Wong認爲:

「DeepSeek的突破爲資金回流提供了『恰到好處的敘事支點』,戰術性做多窗口已然開啓。」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巴黎AI峯會:全是關於投資和競爭,「安全」已被拋之腦後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3241831/paris-ai-summit-it-s-all-about-investment-and-competition?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994&report_type=market&src=3%2C3&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歐洲AI產業加速追趕,投資與競爭成巴黎AI峯會的主旋律。

本週在巴黎舉行的AI峯會,一改往年對AI安全的強調,轉而聚焦於投資和國際競爭,歐洲似乎正在效仿硅谷「加速主義」的理念,全力追趕AI發展的步伐。

法國政府在峯會上宣佈了一系列大手筆舉措,意在提振本國AI產業:

  • 法國承諾提供1吉瓦的核電,用於建設新的國家數據中心,以滿足其AI計算需求。

  • 法國AI初創公司Mistral與Helsing達成防務合作,開發「視覺-語言-行動模型」,爲軍事行動提供支持。

  • 法國電信億萬富翁Xavier Niel誓言要爲歐洲AI而戰,他承諾投入數十億歐元,用於資助法國的企業家,並宣佈追加30億歐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歐洲首個私立獨立AI實驗室Kyutai。

相比之下,峯會結束時發佈的關於AI安全的非約束性聲明,僅限於「確保AI開放、包容、透明、道德、安全、可靠,並考慮到所有國際框架」以及「對人類和地球可持續」等籠統措辭,幾乎淪爲事後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英國拒絕簽署該聲明。DoNotPay的Joshua Browder認爲:

“美國和英國在AI安全方面的『承諾』已不再是優先事項。以前,AI安全的理念是爲了控制風險,但現在是爲了擁有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技術。

彭博Beta風投的James Cham分析稱:

「這次會議最初是關於AI安全的,但現在明顯轉向瞭如何在AI領域賺錢。」

目前,歐洲在AI投資方面遠遠落後於美國,科技行業整體規模仍然很小,除了荷蘭的阿斯麥,幾乎沒有其他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不過,數據顯示,歐洲AI初創企業的融資正呈現回暖態勢。

據PitchBook數據,2024年歐洲AI初創企業融資額達162億美元,較2023年的129億美元有所回升,不過與美國1009億美元的融資規模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巴菲特最新持倉大公開!猛砍銀行股,持續加倉達美樂,還有這家酒業巨頭成新寵

 

萬衆矚目,「股神」巴菲特執掌的 $伯克希爾-A (BRK.A.US)$ 四季度持倉報告終於出爐!

最新的13F文件顯示,伯克希爾第四季度持倉總市值達2670億美元,較前一季度的2660億美元小幅上升,十大重倉股集中度仍約爲90%。

重倉股的前十位排名和三季度完全相同,前兩名依然是 $蘋果 (AAPL.US)$$美國運通 (AXP.US)$ ,第四到第十位分別是 $可口可樂 (KO.US)$$雪佛龍 (CVX.US)$$西方石油 (OXY.US)$$穆迪 (MCO.US)$$卡夫亨氏 (KHC.US)$$安達保險 (CB.US)$ 以及 $德維特 (DVA.US)$

根據持倉數據顯示, $蘋果 (AAPL.US)$ 仍然是其投資組合中的最大重倉股,持有3億股,市值約爲751億美元,佔投資組合的28.12%。

四季度伯克希爾未進一步減持蘋果。去年季度和三季度,伯克希爾接連大幅減持蘋果,減持股份幅度分別達50%和25%。到三季度末,所持的蘋果股份較去年年初的9.05億股降至3億股,降幅接近67%。

四季度 $美國銀行 (BAC.US)$ 的持股環比減少於1.174億股,持股環比減少14.72%,在伯克希爾持倉中佔比從11.88%降至11.19%,持倉市值銳減51.6億美元。不過,美銀仍是伯克希爾的第三大重倉股。

伯克希爾持有的 $花旗集團 (C.US)$ 四季度則被猛砍超七成,到四季度末,持股環比三季度減少約4060.5萬股,持股數環比下降73.5%,在伯克希爾持倉中佔比從1.3%降至0.39%,持倉價值減少28.6億美元。

十大重倉股中, $西方石油 (OXY.US)$ 是四季度唯一被增持的個股。本週稍早,伯克希爾披露了本月繼續增持西方石油,本次13F文件並未更改那次披露的西方石油持倉數據。

此外,從本季度調倉來看,巴菲特新進倉了酒業巨頭 $星座品牌 (STZ.US)$ ,也是當季伯克希爾入手股票價值最高的個股。當季開倉約562.43萬股,價值逾12.4億美元,在伯克希爾持倉中佔比0.56%。消息公佈後,該公司盤後大漲超7%。


此外,四季度還加倉了三季度新進的 $達美樂比薩 (DPZ.US)$ ,持股較三季度增加110萬股,環比增幅86.49%。還增持了  $Sirius XM (SIRI.US)$$威瑞信 (VRSN.US)$

此前市場分析稱,達美樂披薩在國內市場擁有競爭優勢,在國際市場擁有大量機會,該公司還啓動了新的增長計劃,這些因素將爲估值帶來更大的上升空間。

而針對近期頻頻加碼威瑞信的意圖,巴菲特尚未作出任何公開說明。不過,考慮到巴菲特向來奉行價值投資,他對威瑞信的大幅增持表明其認可該公司的長期價值。有分析稱,威瑞信的高利潤率可能是促使伯克希爾增持其股份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Sirius XM則是一家電臺娛樂公司,在美國通過專屬衛星廣播系統播送音樂、體育、娛樂、喜劇、訪談、新聞、交通和天氣頻道等內容。該電臺是在付費的基礎上通過衛星廣播系統進行廣播。用戶也可以在互聯網,包括移動設備應用軟件聽到一定的音樂和其他頻道。分析人士認爲,隨着內容消費的多樣化和個性化,Sirius XM可能在音頻娛樂領域佔據更重要的地位。

伯克希爾預計將於本月晚些時候發佈年報以及巴菲特傳統的致股東信,值得投資者繼續留意。

想了解機構持倉狀況,緊貼最新投資趨勢,打開富途牛牛>市場>美股>機構追蹤,查看更多內容吧!


編輯/Somer

 

「阿里+AI」強勢崛起,國際投資機構紛紛增持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3240515/the-alibaba-ai-dominance-is-rising-strongly-and-international-investment?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995&report_type=market&src=3%2C3&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根據最新13F文件顯示,截至2024年底,多家知名基金和機構大幅增持了阿里巴巴(BABA)股票。

其中,摩根士丹利增持254萬股阿里巴巴股票,持倉增至1214萬股;挪威主權基金通過其管理機構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NBIM),從二季度的563.4萬股增持至690.5萬股,增持127.1萬股。

由「華爾街抄底王」大衛·泰珀管理的Appaloosa對沖基金,也對阿里巴巴的持股從1000萬股增持至1184萬股,持倉佔比達到16%,成爲其第一大重倉股。

作爲英偉達等美國頭部科技公司的投資者,Primecap Management繼續小幅增持阿里巴巴,持倉增至2195.5萬股。

此外,量化投資鼻祖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本季度翻倍加倉阿里巴

巴至299.5萬股;海納國際集團(SusquehannaInternationalGroup)本季度增持131.8萬股阿里股份;段永平投資賬戶(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本季度繼續微增阿里巴巴至545.08萬股,持倉佔比3.2%。

業內普遍認爲,近期阿里股價表現強勁,受益於市場對其AI價值潛力的重新認知。數據顯示,阿里巴巴(BABA)股價從1月中旬的80美元起步,一路上漲至目前的125美元左右,漲幅達56%,總市值逼近3000億美元。

在AI上,近期阿里雲於1月發佈了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與此同時,阿里巴巴也進一步加碼C端市場,引入全球頂尖AI科學家許主洪,負責AI To C業務的多模態基礎模型及Agents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

目前,阿里旗下包括天貓精靈、1688、國際業務在內的多個板塊或是選擇自研,或是接入了DeepSeek。

「尤其在阿里接入DeepSeek後,也使得市場對其AI業務信心顯著增強」。一位投資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判斷說,在B端,DeepSeek的模型平權理念使得阿里巴巴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高性能的AI服務,吸引更多企業客戶與商家;在C端,DeepSeek也爲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等產品提供更強大的AI能力,注入AI智能搜索、推薦系統和客服服務等。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中國與阿里巴巴的AI合作,也推高阿里巴巴股價的預期。

「近期蘋果與阿里的合作,進一步打開了阿里在AI應用上的想象空間。」上述投資人認爲。

記者注意到,蘋果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中,前者計劃通過加快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國的落地速度,以提升iPhone 16系列和iPhone 15 Pro等支持AI功能的機型的市場競爭力。

投資人稱,從技術整合角度,阿里的AI模型將深度集成至 iOS 系統,覆蓋語音交互、圖像生成、個性化推薦等功能模塊。

編輯/new

外媒又爆猛料!台積電、博通考慮「分了」英特爾?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3240676/foreign-media-has-reported-sensational-news-taiwan-semiconductor-and-broadcom?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992&report_type=market&src=3%2C3&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曾經的芯片霸主 $英特爾 (INTC.US)$ ,再傳被收購消息,這次是 $博通 (AVGO.US)$$台積電 (TSM.US)$

據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台積電與博通正分別考慮對英特爾進行潛在的交易。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一直在研究控制英特爾的部分或全部芯片工廠,可能作爲投資者財團或其他結構的一部分。

而博通一直在密切關注英特爾的芯片設計和營銷業務,並已經與英特爾顧問進行了非正式討論,等找到製造業務的合作伙伴後可能提出收購要約。

本週以來,隨着有關臺積電可能與英特爾合作的猜測蔓延, 英特爾的股價大幅上漲,累計漲幅超23%。


美國政府態度或給收購構成潛在障礙

按照規定,任何涉及台積電和其他投資者控制英特爾工廠的交易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批准。

2022年通過的《芯片法案》設立了一個530億美元的國內芯片製造補貼計劃,其中,英特爾是該計劃的最大受益者,獲得了高達79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支持其在美國俄亥俄州、亞利桑那州和其他地區的工廠建設。根據協議,如果英特爾將其工廠分拆成一個新實體,它必須保持對工廠的多數股權。

而據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特朗普政府層要求台積電探討接管英特爾工廠的想法,與此同時,一位白宮官員向該媒體表示,總統不太可能支持涉及外國實體運營英特爾工廠的交易。

除了協議規定,有關英特爾的收購交易還面臨着運營方面的複雜性。分析表示,英特爾的工廠主要是爲生產英特爾芯片而設立的,該公司在過去幾年才開始嘗試爲外部客戶生產芯片。

這意味着,如果按照臺積電的方式改造英特爾的工廠以生產先進芯片,將是一個重大且成本高昂的工程挑戰。

還有觀點指出,鑑於特朗普政府對移民的限制性立場,可能會限制其他公司前往美國部署工程師來監督生產。

英特爾的衰落始於其在先進製程技術上落後台積電,因此飽受採用台積電代工芯片的競爭對手的衝擊。

在過去的一年裏,英特爾一直吸引着收購者的興趣,而自公司前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於去年12月卸任以來,這種興趣更加濃厚。

爲了應對困境,英特爾已經開始將其芯片製造部門與公司其他部門分離,一些分析師認爲這是一系列分拆的前兆。此外,在過去幾年裏,英特爾一直在推進成本削減計劃,已經剝離了許多業務,並正在出售其可編程芯片部門Altera的股份。

據多家媒體此前報道英特爾的臨時執行主席Frank Yeary一直在與潛在的收購方以及特朗普政府官員進行討論,Yeary向身邊的人表示,他最關注的是爲英特爾股東實現價值最大化。

編輯/new

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最勁飆升36%!多隻AI應用軟件股業績與股價齊飛,還有哪些股票值得期待?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3198920/soaring-by-36-many-ai-application-software-stocks-have-their?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934&report_type=market&src=3%2C3&topic_idx=612&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今年以來,AI應用軟件走勢強勁,多家企業發佈超預期的最新季度業績,發佈業績後股價紛紛大漲。其中, $Doximity (DOCS.US)$ $Palantir (PLTR.US)$ $Applovin (APP.US)$  、$Cloudflare (NET.US)$ 績後首日飆漲約36%、24%、24%和18%,年內分別大漲約44%、56%、46%和64%。


美股最火AI科技股、移動應用廣告平台$Applovin (APP.US)$ 業績「炸裂」,AI工具助力其廣告變現率提升,讓其成爲了美股炙手可熱的股票。該股去年爆漲超712%,今年股價持續大漲近46%。

公司於2月12日盤後發佈Q4業績,營收、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其中營收達到13.7億美元,同比增長44%,遠超分析師預期的12.63億美元;凈利潤爲5.992億美元,同比增長248%,調整後EBITDA爲7.767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7.64億美元;廣告收入猛增73%達到近10億美元。

Applovin的一季度業績指引也超出華爾街預期,預計營收13.6億美元至13.9億美元之間,中位數13.7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3.2億美元;EBITDA中位數8.7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7.951億美元。

  • AI軍工股大牛股$Palantir (PLTR.US)$ 業績同樣不負衆望,該股業績發佈後股價持續刷新歷史新高位,去年飆漲超340%,今年股價持續大漲約56%。

該公司於2月3日盤後發佈Q4業績,營收同比增長36%,環比增長14%,達到8.28億美元,分析師預期7.76億美元;公司預計2025年營收37.4億-37.6億美元,分析師預期35.4億美元;預計一季度營收8.58億-8.62億美元,分析師預期8.029億美元。

  • 面向醫療專業人士的數字平台 $Doximity (DOCS.US)$業績發佈後首日爆升36%,是目前爲止業績發佈後的AI應用軟件股中漲幅最高的股票。

該公司於2月6日盤後發佈2025財年Q3業績,公司營收和全年業績展望均優於分析師預期,其中季度收入爲1.686億美元,非公認會計准則攤薄收益爲0.45美元;公司第四季度營收展望1.325億美元至1.335億美元,全年營收展望5.646億美元至5.656億美元。

  • 互聯網服務和基礎設施公司 $Cloudflare (NET.US)$ 年初以來累漲近64%,領跑已發佈業績的美股AI應用軟件股。

該公司於2月6日盤後發佈最新季度業績,業績顯示,受企業強勁增長勢頭的推動,Cloudflare2024年Q4收入同比增長27%,達到4.6億美元。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在4.68億至4.69億美元之間,全年收入在20.9-20.94億美元之間。

此外,AI應用軟件公司 $monday.com (MNDY.US)$$Atlassian (TEAM.US)$$Confluent (CFLT.US)$ 此前均發佈了超預期的業績,績後股價表現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美股AI應用軟件公司業績後都有亮眼的股價走勢。今日剛發佈業績的通信平台即服務公司 $Twilio (TWLO.US)$ 盤前跌超8%,Q4業績實現營收11.95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1.8億美元;每股非GAAP利潤爲1美元,不及市場預期。但截至昨日收盤,Twilio年內已累漲超36%。

還有哪些的AI軟體公司業績值得留意?

  • Tempus AI

獲木頭姐、佩洛西押注的AI醫療概念股$Tempus AI (TEM.US)$將於2月24日盤後發佈業績,年內股價飆升148%領漲AI應用軟件股。


Tempus AI是一家專注於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革新醫療診斷與治療方案的美國科技公司,尤其聚焦於癌症領域。今年1月份,佩洛西購買了50份2026年1月到期的Tempus AI看漲期權,行權價爲20美元。而早在去年12月,木頭姐今年以來更是已累計買入超過60萬股,目前佔ARK創新ETF(ARKK)總資產的3.2%,是其第十大持倉。

Tempus AI此前公佈了第四季度和全年初步財務業績,這些業績預告展現了公司在覈心業務領域的強勁增長。報告顯示,Tempus AI全年營收約爲6.93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30%;第四季度營收約爲2億美元,同比增長35%。此外,公司的調整後EBITDA(非GAAP財務指標)在2024年全年和第四季度均持續改善。

Tempus創始人兼CEO Eric Lefkofsky強調,公司核心業務增長強勁,預計第四季度基因組學收入將增長約30%,數據和服務收入預計增長約45%,使公司接近實現全年收入和調整後EBITDA指引。

  • MongoDB

開發人員數據平台 $MongoDB (MDB.US)$ 將於3月5日盤後發佈業績,今年來累漲近26%,此前被摩根士丹利評爲2025年生成人工智能展望的「首選」。

MongoDB是一家以NoSQL數據庫而聞名的科技公司,它允許開發人員構建應用程序,而無需處理傳統關係數據庫(例如 SQL)中複雜的數據庫模式和關係。

摩根士丹利對MongoDB的評級爲「增持」,目標價爲350美元。摩根士丹利指出,隨着預期的重新設定,MongoDB將受益於人工智能驅動的代碼開發加速的淨新應用的強勁增長,優化後的雲遷移預期不斷上升,以及在當前經濟低迷推動市場份額增長的情況下,客戶希望與更少的供應商進行標準化,從而帶來整合機會。

MongoDB第三季度收入爲5.29億美元,同比增長22.17%,主要得益於訂閱相關收入的增長。展望未來,MongoDB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將達到5.17 億美元,每股收益爲0.64 美元;預計全年收入爲19.7億美元,每股收益3.05 美元。

  • Snowflake

互聯網服務和基礎設施公司 $Snowflake (SNOW.US)$ 將於2月26日盤後發佈業績,年內股價漲近25%;該股昨日漲近3%,股價創去年3月以來新高。

Snowflake近期獲多家機構看好,其中,瑞穗銀行維持Snowflake「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95美元調整至205美元;Evercore ISI Group維持其「買入」評級, 目標價由190.00美元調整至200.00美元;Keybanc維持其「買入」評級,最新目標價210美元。

Snowflake 2025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爲9.42億美元,同比增長28.3%,超出市場預期的8.98億美元;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每股收益爲0.20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0.15美元。Snowflake預計2025財年第四季度的產品收入將在9.06億美元至9.11億美元之間,中位數同比增長約23%;預計2025財年的產品收入將同比增長29%至34.3億美元。

  • GitLab

雲端軟件開發工具提供商 $Gitlab (GTLB.US)$ 暫未公佈2025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日期,年初以來股價累漲近25%。

GitLab一直在持續發力AI,在產品創新和AI戰略方面,在去年四季度推出了多項重要舉措,其中,它與AWS合作推出GitLab Duo和Amazon Q的集成方案,提供AI驅動的開發者體驗;爲Ultimate版本客戶推出Advanced SAST(靜態應用程序安全測試)功能。

GitLab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公司本季度的營收達到1.96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88億美元;每股收益爲23美分,遠超市場預期的16美分;凈利潤283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虧損2.86億美元,展現出強勁的財務回升。

此外,GitLab還給出了超預期的Q4業績展望,預計營收在2.05億美元至2.06億美元之間,調整後每股收益在22美分至23美分之間,而預期僅爲14美分。

除了上面的四隻股價以外,今年來股價漲幅強勁且尚未公佈業績的美股AI應用軟件有 $多鄰國 (DUOL.US)$  、 $Samsara (IOT.US)$$Rubrik (RBRK.US)$ 等,年內漲幅分別爲約32%、29%和20%。

AI軟體未來前景如何?

今年,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AI模型訓練成本顯著降低。有觀點指出,DeepSeek的橫空出世,使得中小企業能以更低門檻開發AI應用,加速行業滲透。以Agent AI爲代表的企業軟體有望迅速落地,提升企業工作效率,帶動軟體板塊表現好於硬件。

此外,美國四大科技巨頭 $亞馬遜 (AMZN.US)$$Meta Platforms (META.US)$$谷歌-A (GOOGL.US)$ /$谷歌-C (GOOG.US)$$微軟 (MSFT.US)$ 計劃在2025年加大對AI投資,以保持市場領導地位和技術優勢。不少機構投資者認爲,隨着資本增加,美國軟件行業已受益於AI,2025年有望成爲AI投資的領漲板塊。


Wedbush在近期的客戶報告中表示,AI革命已經牢固地覆蓋了軟體領域,這一點從$Palantir (PLTR.US)$等最近的業績和公告中得到了證明。儘管Palantir在發佈最新業績和指引後估值大幅上漲,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認爲華爾街仍然低估了人工智能對軟體的影響。

分析師Dan Ives強調在軟體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預計2025年將進入企業消費的高峰期。屆時,大型語言模型(LLM)將得到廣泛應用,生成式AI的真正採納將成爲軟體行業及其關鍵參與者從這場千載難逢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獲益的關鍵驅動力,這場革命將極大地推動技術領域的發展。

那麼,如何尋找2025年AI應用潛力股呢?富途資訊此前整理了部分「AI+」的軟體股,供牛友們參考:


Dan Ives在報告中表示,Palantir與$賽富時 (CRM.US)$將領跑即將到來的2025年AI革命,同時提及了其他可能從AI趨勢中受益的軟體公司,包括$甲骨文 (ORCL.US)$$IBM Corp (IBM.US)$$Innodata (INOD.US)$$Snowflake (SNOW.US)$$MongoDB (MDB.US)$$Elastic (ESTC.US)$$Pegasystems (PEGA.US)$

睇業績用富途牛牛快人一步把握市場機會!打開富途牛牛>市場>美股>業績龍虎榜


編輯/jayden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蔡金強: 中國資產重估勢在必行---論中港股市強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d3UGTuS9E 

全面加倉中概股和ETF!誓言買入「一切」中國資產的對沖基金大佬再出手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3018522/fully-increasing-positions-in-chinese-stocks-and-etfs-the-hedge?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512&report_type=market&src=3%2C3&topic_idx=535&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億萬富翁投資人David Tepper旗下Appaloosa LP的13F披露文件顯示,這家對沖基金去年第四季度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國股票基金。具體的增持標的及數量爲:京東317萬股,阿里巴巴184萬股,貝殼40萬股,百度10萬股,拼多多5.5萬股,Kraneshares金瑞中證中國互聯網ETF 81萬股,iShares安碩中國大盤股ETF 80萬股。阿里巴巴依然爲第一大重倉股,佔其淨資產的16%。

週一,億萬富翁投資人David Tepper旗下Appaloosa LP的13F披露文件顯示,該對沖基金去年第四季度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國股票基金。Tepper是對沖基金投資者中著名的中國股票多頭之一,認爲中國市場的股票比美股便宜太多,最新的增持凸顯其對中國股市和經濟的信心。

Appaloosa基金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中國概念股持倉主要變動如下:

$阿里巴巴 (BABA.US)$ 的持倉從三季度末的約1000萬股增至約1180萬股, $京東 (JD.US)$ 的持倉從約730萬股增至約1050萬股, $貝殼 (BEKE.US)$ 的持倉從約218萬股增至約257萬股。此外, $拼多多 (PDD.US)$ 增持約5.5萬股, $中國海外互聯網ETF-KraneShares (KWEB.US)$ 增持約81萬股, $中國大盤股ETF-iShares (FXI.US)$ 增持約80萬股。

阿里巴巴依然爲Appaloosa的第一大重倉股,四季度持倉增幅超過18%,總持倉佔其淨資產的近16%。分析稱,正在構建自主AI模型的阿里巴巴自今年年初以來股價已攀升近30%。彭博社指出,由於阿里巴巴的海外業務地域分佈更爲廣泛,該公司可能比其競爭對手更能抵禦潛在的衝擊。

拼多多爲旗下第三大持倉,Appaloosa四季度對其增持幅度不大。

從持倉百分比來看,主要中國概念股中,京東的持倉增幅顯著,季度大增43%。

截至12月底,Appaloosa的中國股票及ETF相關的持倉敞口在其投資組合中市值約佔37%。


去年11月披露的當年三季度持倉數據顯示,Appaloosa在去年第三季度減持阿里巴巴。截至去年9月末的三個月內,Appaloosa的阿里巴巴持股減少了5%,減持後阿里巴巴仍是其最大的持股。

David Tepper去年9月下旬時表示,在聯儲局減息後,他下的一個大賭注就是購買所有中國相關的股票,中國推出寬鬆政策的力度超出他的預期,這是一種全面的轉變,他之前已經全面購入了幾乎所有中國大型科技股,還稱可能將對中國相關股票的投資限額翻倍。「我過去可能曾經說過,我不會超過10%或15%的持倉限制,但現在這可能不再是真的了。」

最新的13F文件還顯示,截至去年底,Appaloosa在 $英偉達 (NVDA.US)$ 的持倉由三季度末的62.5萬股增加到68萬股,在 $優步 (UBER.US)$ 的持倉由140萬股增至150萬股,以及在 $美國超微公司 (AMD.US)$ 的持倉由110萬股增至120萬股。

Appaloosa基金減少了部分持倉,包括: $Meta Platforms (META.US)$ 的持倉由三季度末的62.5萬股降至年底的49萬股, $Lyft Inc (LYFT.US)$ 的持倉由1580萬股降至1350萬股, $英特爾 (INTC.US)$ 的持倉由250萬股降至100萬股,以及 $亞馬遜 (AMZN.US)$ 的持倉由320萬股降至260萬股。

今年初,中國市場顯示出更強的韌性,一些中國股票表現優於美國和歐洲:

Deepseek爆火之後,當前市場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要重估的或許是整個中國資產。德銀認爲,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在全球佔據領先地位,包括服裝、鋼鐵、造船、電信設備、電動汽車以及最近推出的DeepSeek,中國知識產權得到了認可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展。預計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將消失,盈利能力可能因政策支持消費和金融自由化而超出預期。

對沖基金對中國股票態度微妙變化。根據高盛最新的Prime Services數據,1月份中國股票(包括在岸和離岸)出現適度淨買入,風險偏好有所回升。

DeepSeek衝擊過後,英偉達迎來業績考驗,該逢低進場還是落袋爲安?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3030383/after-the-impact-of-deepseek-nvidia-faces-the-test-of?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559&report_type=market&src=3%2C3&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 $英偉達 (NVDA.US)$ 將於2月26日盤後公佈業績,儘管股價受DeepSeek衝擊,但華爾街對其AI技術優勢持樂觀態度,預計業績將帶來積極反應。

Evercore ISI分析師馬克•利帕西斯(Mark Lipacis)認爲,英偉達在超大規模雲服務市場的領先地位和強大軟體生態系統使其保持5至10年的競爭優勢。

英偉達股價受DeepSeek衝擊

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下跌了0.54%,而標普500指數同期上漲3.14%。英偉達股價受多重因素影響,DeepSeek是其中之一。

 

DeepSeek這一軟體表明,訓練模型的成本可能低於預期。這一突破引發市場擔憂,認爲未來客戶對英偉達圖形處理單元(GPU)的需求可能減少,或轉向 $博通 (AVGO.US)$$邁威爾科技 (MRVL.US)$ 等公司的應用特定集成電路(ASIC)。

然而,Evercore ISI分析師利帕西斯在與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的「高級AI工程師」交流後,仍對英偉達的市場定位持樂觀態度。他指出,英偉達「仍然是超大規模雲服務商客戶的首選平台,其強大的軟體生態系統和廣泛的開發者社區使其領先市場上其他競爭者5至10年。」

此外,利帕西斯認爲,DeepSeek的案例表明,大型語言模型「仍在快速發展」,而這一背景對英偉達來說是利好消息,因爲該公司擁有「靈活且可編程的平台」。英偉達的芯片兼具訓練和推理能力,在推理工作日益重要的今天,專家預測英偉達將是最有效的參與者。

利帕西斯指出,英偉達股價疲軟部分源於市場對Blackwell芯片推出時間的擔憂,但其整體需求仍大於供應。他在報告中寫道:「如果B100無法及時供應,客戶仍將購買英偉達的現有產品H100。」他指的是Blackwell和Hopper系列芯片。

華爾街看好英偉達業績

在英偉達業績發佈前,利帕西斯對其股票給予了「戰術性跑贏大盤」的評級,預計該公司將在2月26日發佈「積極的報告和前景」。

他補充道:「我們認爲最大的風險是,Blackwell的推遲可能會導致出貨量出現空檔。」

儘管英偉達今年股價表現受到了DeepSeek衝擊,但利帕西斯並不是唯一一個對 英偉達業績前景保持樂觀的人。瑞銀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英偉達在截至1月的季度業績和截至4月的季度前景將表現強勁。Blackwell芯片的收益預期已經「轉向上升」,同時英偉達的產品組合正從Hopper轉向更新的Blackwell。

瑞銀還認爲,隨着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增加庫存,英偉達的收入來源將增加。同時,瑞銀預計截至1月的季度,Blackwell的總收入將達到90億美元。瑞銀維持英偉達185美元的目標股價,並給予買入評級。

美國銀行分析師維維克•阿雅(Vivek Arya)也表示,英偉達是他2025年的首選股票。

阿雅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業績電話會議後投資者情緒可能上升,因爲:

1)我們預計英偉達將重新確認Blackwell的執行情況;

2)對2026財年/2025日歷年持信心,預計數據中心銷售將同比增長60%以上(這仍然低於台積電預計2025年AI領域同比增長100%以上的預期);

3)爲3月17日的旗艦GTC大會(重點轉向GB300、Rubin以及機器人等實體AI項目)提前創造興奮氛圍。

 

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最受益方向」浮現?DeepSeek出圈帶火雲計算,一圖捕捉港美股投資機會!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52990474/the-most-beneficial-direction-emerges-deepseek-breaks-through-and-boosts?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report_id=275482&report_type=market&src=3%2C3&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722413811440146

DeepSeek熱度依舊高漲。

據QuestMobile發佈數據顯示,DeepSeek在1月28日的日活躍用戶數首次超越豆包,隨後在2月1日突破3000萬大關,成爲史上最快達成這一里程碑的應用。

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DeepSeek在用戶增長方面的強勁勢頭,也反映了其在市場上的廣泛接受度和用戶粘性。

雲計算成「最受益方向」 ?

近期在DeepSeek這波熱潮下,多家券商「擁抱」DeepSeek,密集發佈研報,深入探討市場走勢和投資機會,而多家券商將「最受益方向」指向了雲產業鏈。

富途資訊整理了港美股市場部分雲產業鏈概念股,供牛友們參考:


IaaS(基礎架構式服務)包括:

$亞馬遜 (AMZN.US)$$微軟 (MSFT.US)$$谷歌-A (GOOGL.US)$$甲骨文 (ORCL.US)$$IBM Corp (IBM.US)$$阿里巴巴 (BABA.US)$$百度 (BIDU.US)$$騰訊控股 (00700.HK)$$中國電信 (00728.HK)$$中國移動 (00941.HK)$$中國聯通 (00762.HK)$$金山雲 (03896.HK)$

PaaS(平台式服務)包括:

$SAP SE (SAP.US)$$塗鴉智能-W (02391.HK)$

Saas(軟體式服務)包括:

$Snowflake (SNOW.US)$$ServiceNow (NOW.US)$$MongoDB (MDB.US)$$賽富時 (CRM.US)$$Adobe (ADBE.US)$$財捷 (INTU.US)$$Shopify (SHOP.US)$$自動數據處理 (ADP.US)$$Atlassian (TEAM.US)$$Workday (WDAY.US)$$The Trade Desk (TTD.US)$$HubSpot (HUBS.US)$$Veeva Systems (VEEV.US)$$GoDaddy (GDDY.US)$$Zoom視頻通訊 (ZM.US)$$Twilio (TWLO.US)$$金蝶國際 (00268.HK)$$金山軟件 (03888.HK)$$邁富時 (02556.HK)$

網絡安全包括:

$飛塔信息 (FTNT.US)$$Datadog (DDOG.US)$$CrowdStrike (CRWD.US)$$Cloudflare (NET.US)$

雲存儲服務包括:

$Backblaze (BLZE.US)$

機構怎麼看?

市場觀點認爲,DeepSeek的出現將令AI產業鏈價值重心從算力前端向中間端和終端平移,目前最明確的方向,無疑是雲計算。

DeepSeek的出現讓「模型平權」進一步照進現實。

DeepSeek的核心創新在於算法效率顯著提升和成本大幅下降,這爲中小型企業切入AI提供了新思路:按需租用算力便可在雲端訓練自己的模型,無需像大廠那樣投入巨額資金構建大規模的GPU集群。

雲廠商在中間扮演「賣水人」角色——把DeepSeek等大模型的的API底座能力開放給更多C端用戶,或作爲底座模型去開發出更多垂直類應用。

近日,包括國內的騰訊雲、阿里雲、華爲雲、百度雲、天翼雲、聯通雲等,海外的亞馬遜、微軟等知名雲計算平台紛紛上線DeepSeek也足夠說明這一點。

民生證券研報表示,DeepSeek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低算力下的高性能,降低了AI部署成本,爲雲廠商提供了低門檻部署「殺手級」應用的機會。雲廠商憑藉算力和用戶覆蓋優勢,成爲DeepSeek能力的「放大器」。

天風證券最新研報表示,DeepSeek受到廣泛關注或意味着AI應用的加速落地,這將導致市場整體對於雲端推理算力需求大幅增加。國內頭部雲計算公司陸續接入DeepSeek,或將推動雲服務商算力租賃及AI服務收入快速增長,同時DeepSeek開源模型低成本技術的創新,有望加速應用側的繁榮,雲計算算力需求將進一步上升。

國泰君安研報稱,DeepSeek加速出圈,國內端雲側有望共榮。硅基流動、華爲雲、阿里雲等在春節期間在其雲平台積極接入DeepSeek-R1/V3雲服務。端側發展也不遑多讓,華爲小藝助手App宣佈接入DeepSeek,多家車企也官宣接入DeepSeek。阿里雲等傳統公有云巨頭將持續對AI應用需求投入,國內雲產業鏈有望持續受益。

華福證券研報表示,當前背景下,國內對DeepSeek的需求較大,因此看好已經建好的AI算力——AI雲平台,建議關注 $金山雲 (03896.HK)$$阿里巴巴-W (09988.HK)$$騰訊控股 (00700.HK)$ ;以及三大運營商 $中國電信 (00728.HK)$$中國移動 (00941.HK)$$中國聯通 (00762.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