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胡毅弘Raphael 【多元資產Talk】(24/10/2024)

  嘉賓:#胡毅弘Raphael 洛根資本董事合伙人 

主持:范巧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zTB6vZrAg 


 

 0:00 節目開始 

 1:00 Market Review  

13:00 標普500/Nvidia 

 21:35 10年國債變化  

28:02 黃金  

36:03 Tesla業績/債市跌買股?

 41:20 麥當勞(MCD)!  

43:33 大行如何預計美國大型公司Earning?/怎樣從中分析S&P 500估值?  

45:02 如果Trump當選,聯儲局政策和息口方向如何?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麥當勞漢堡疑涉大腸桿菌災情、面臨調查 盤後崩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774bd081-6e46-4218-8841-578662321b54&utm_source=676757965618576757181826&utm_medium=RSS

速食龍頭麥當勞驚傳食安風波,熱門產品四盎司牛肉堡(Quarter Pounder)疑似受大腸桿菌汙染、引發多起感染病例,現正面臨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調查;麥當勞股價盤後大跌近6%

華爾街日報、
Investopedia等外媒報導,CDC22日表示,已開始調查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與大腸桿菌災情的關聯。現已有10個州通報大腸桿菌感染病例,目前共49例,其中10人住院、1人死亡,多數案例在病發前均有食用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麥當勞目前正在配合調查。

麥當勞北美供應鏈主管皮納(Cesar Pina)表示,初步調查顯示病源可能與特定供應商的洋蔥絲有關,麥當勞迅速採取行動,在多個州的餐廳停止供應洋蔥絲和四盎絲漢堡肉餅。

Yahoo Finance報價顯示,麥當勞股價22日正常盤下挫0.06%,收314.69美元,面臨CDC調查的新聞爆出後,盤後大跌近6%。

麥當勞發生食安問題實屬罕見,因該公司一直以強大的供應鏈和食品安全自豪,連鎖餐廳一旦爆發食安問題,也可能長期重銷售表現。

美國知名連鎖速食墨西哥料理Chipotle曾在2015~2018年間爆發大腸桿菌、諾羅病毒等食安風波,重創商譽,之後耗費多年努力並砸重金和解訴訟官司,才再度重獲消費者信心。

巧合的是,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20日親自至賓州麥當勞「打工」,學習炸薯條並在得來速供餐給民眾,展現親民作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比爾蓋茲傳秘捐16億挺賀錦麗 稱「這次選舉不一樣」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750646

 

億萬富翁翁比爾蓋茲 (Bill Gates) 傳捐款贈 5,000 萬美元 (約台幣 16 億) 支持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對此消息,蓋茲沒有正面表態,但指出「這次選舉不一樣」。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蓋茲私下捐出 5,000 萬美元給支持賀錦麗的非營利組織「未來前進」(Future Forward)。這筆捐款可能顯示,蓋茲一向對政治捐款保持距離的策略出現重大改變。

《紐約時報》詢問蓋茲相關回應,他並未表態是否支持賀錦麗,強調自己和兩黨都是合作立場,不過他也指出「這次選舉不一樣」、「對美國人和世界上最脆弱的人具有前所未有的意義。」

蓋茲還表示,支持明確承諾改善醫療、減少貧困,及應對美國、全球氣候變遷的候選人。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稱,蓋茲今年在私人通話中向友人表達對共和黨及總統候選人川普再次當選的擔憂,但仍強調自己跨越黨派的立場。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楊協成「鯨吞」維他奶?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907238/%E6%A5%8A%E5%8D%94%E6%88%90%E3%80%8C%E9%AF%A8%E5%90%9E%E3%80%8D%E7%B6%AD%E4%BB%96%E5%A5%B6%3F

新加坡又贏香港?中港股市被「政策市」舞高弄低,吸引大眾之時,香港品牌維他奶(00345)卻有新加坡財團悄悄增持,似乎成為收購目標。

在新加坡上市的楊協成早前公布入股維他奶,截至本月17日,一共持有維他奶約4%的股權,該公司表示,入股維他奶的原因,是有意投資亞洲區內具行業領導性的企業,並可間接增加公司在中國及香港的業務。

香港雖有賣楊協成飲品,不過或許「南洋味」太重,並沒有大受歡迎。楊協成今年上半年收入為1.65億新加坡元,按年挫8.7%,純利跌3%至320萬新加坡元;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柬埔寨,分別佔其收入的50%、13%及8%,中國僅佔7%。

楊協成現市值3.43億新加坡元(約20億港元),維他奶市值約70億元,超過前者兩倍。楊協成手頭資金僅2.5億新加坡元(約15億港元),就算all in買入兼樂觀地預期不影響股價,最多也只能收購約兩成維他奶股權,未必可以實現「蛇吞象」,成為大股東。

不過,港交所股權披露中顯示,Tan Kim Choo至本月15日共持有維他奶8.37%股權,成為僅次於主席羅友禮的第二大股東,而她控制的企業除了楊協成外,還包括一家名為Kuang Ming的投資公司。事實上,Tan Kim Choo是已故新加坡富商黃廷方之妻,她兒子包括信和置業(00083)主席黃志祥,以及新加坡發展商遠東機構主席黃志達,Kuang Ming則是黃廷方的家族辦公室;同時,遠東機構目前持有楊協成約54%的股權,為大股東。換言之,今次楊協成收購維他奶,表面上是借維他奶增加中港兩地的收益,實際上還動用了黃廷方家族辦公室的財力,短時間內大幅增持維他奶,似乎另有打算。

股權分散易成收購目標

維他奶自2021年7月「刺警案」後,其產品受中國民眾抵制,利潤大幅下降,即使持續燒錢推廣宣傳,但反應平平。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過去一年純利有1.16億元,仍遠低於2020/2021年度5.48億元,股價拾級而下,但其品牌及中港業務仍有相當價值。另一方面,維他奶股權分散,羅友禮僅持有約16.26%維他奶股權,即使計及羅友禮、其親屬以及其他董事的持股,股權總數佔比也不夠三成,令維他奶成絕佳收購目標。

到底新加坡財團的收購野心有多大?會否動用香港久違的敵意收購,把維他奶納入旗下?維他奶董事會又會如何防禦這次同業競購行為?我們不妨拭目以待。今次事件中,最高興的莫過於維他奶的股東,自10月9日Tan Kim Choo增持股超過5%以來,維他奶股價已升超過7%,或許他們最希望維他奶被高價收購,賺錢離場。

信報 英眼狙擊 外資不再「驚死無份贏」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907247/%E5%A4%96%E8%B3%87%E4%B8%8D%E5%86%8D%E3%80%8C%E9%A9%9A%E6%AD%BB%E7%84%A1%E4%BB%BD%E8%B4%8F%E3%80%8D

中港股市周五終於反攻,催化劑並非太特別。部分救市措施落實執行,只是兌現承諾,欠缺驚奇元素,至於習主席一句說話帶起科技股,更加突顯出這裡股民情緒化的特質。值得一提周五是A股市場期指結算日,放大了尾市的升幅,不過比較利好的地方,是港交所(388)及中港券商股重新成為領頭羊,反映國內投資者偏向樂觀。

觀乎中概股美國市場的表現,外資在現水平頗有保留,已經沒有驚死無份贏的感覺,反而趁尚算在高位繼續獲利撤退,回流外圍股票。在中外角力之下,估計市場指數還是反覆拉鋸,而稍為傾向會進一步上升,始終這𥚃估值相對平。大批國內新入場散戶慘遭坑殺,但畢竟勝在人多,只要市況及時回穩,接力加入仍然應該大有人在。

結論還是一樣,繼續以一個偏低的注碼配置港股,而由於外資態度有變,選股方向應該以國內投資者的口味考量。板塊都是那幾個,大型科網股、業務帶周期性的高息股以及內險股,在近期上上落落之間,個股的相對強弱變得明顯,例如科網股中電商比較差,美團(3690)就是龍頭,內險股以中人壽(2628)最特出,不妨細心聆聽市場的聲音,將注碼更加集中在少數有勢的股票。

看淡後市,又或者想對沖的話,就應該以個股為目標,恆指找到短期支持後,未必再跌太多,而且上升風險較大。消費股會是弱中弱,始終國內市場競爭極大,內捲通縮傾向長存。中央連環出招之後,內地一個平民百姓,如果不炒股票,沒有置業打算,心態上其實不會改變,很可能繼續躺平,所以根本不算政策直接受惠股。

今年以來消費股的大熊市,反映邊際利潤暴跌的危機,理據扎實而且不易逆轉,何況官員表現基準只是市場指數,金融股及科技股好,就足以掩蓋消費股的不濟。股市長期牛熊交替,在過程中不少公司逐漸消失在投資者的雷達上,例如已經沒有太多人理會藥明系。消費降級是長期趨勢,五年之後,相信閣下對於大半消費股的走勢,將會漠不關心,既然如此不如及早分手,甚至造淡,嘗試利用迴光返照的反彈圖利。

至於美股在業績期中個別發展,明顯好友佔盡上風,特別是美國大選愈來愈近,預期中的調整卻從未出現,而黃金及比特幣同樣氣勢如虹,似乎亦被視市場全面進取的跡象。唯一是科技七雄太過擁擠,動力平平無奇,所以要花工夫在其他股票中發掘機會。順勢而行的話,建議分注追入最火紅的核電股,估計仍有空間。假如畏高就不妨因應ASML的暴跌,發掘可能被錯殺的股份,因為ASML既受到制裁的政策所影響,亦被英特爾及三星拖累,並不代表行業出現問題。

基金持有港交所(388)、美團(3690)及中人壽(2628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華爾街一間投資管理公司實習生月薪16萬港元 比美聯儲主席、英國首相還要高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F%AF%E7%88%BE%E8%A1%97-%E9%96%93%E6%8A%95%E8%B3%87%E7%AE%A1%E7%90%86%E5%85%AC%E5%8F%B8%E5%AF%A6%E7%BF%92%E7%94%9F%E6%9C%88%E8%96%AA16%E8%90%AC%E6%B8%AF%E5%85%83-%E6%AF%94%E7%BE%8E%E8%81%AF%E5%84%B2%E4%B8%BB%E5%B8%AD-%E8%8B%B1%E5%9C%8B%E9%A6%96%E7%9B%B8%E9%82%84%E8%A6%81%E9%AB%98-064706892.html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15日)的一篇文章提到,美國量化交易與投資管理公司Jane Street Capital的實習生年薪達25萬美元(約194萬港元),以月薪計算即2.09萬美元(約16.1萬港元),人工遠高過美國聯儲局主席的24.6萬美元,以及英國首相的22.3萬美元。

文章指,Jane Street Capital在官網開出許多空缺職位的招聘廣告,並列出了基本工資範圍為年薪25萬美元至30萬美元,更甚指出「這只是Jane Street Capital總薪酬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年度酌情獎金」,還不包括各種獎金福利。即使是門檻較低的交易台工程實習生,年薪也有17.5萬美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Jane Street Capital連續4年淨交易收入突破100億美元,總交易收入超過219億美元。員工逾2600人,去年的員工薪酬與福利金額高達24億美元,平均每位員工入袋92萬美元。

Jane Street Capital於1999年成立,是家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的投資管理公司,但公司相當低調,高層鮮少對外發言。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王弼:以色列圖改中東大局 將拖累美股

 https://www.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PETERWONG&id=131744&fbclid=IwY2xjawGCz2BleHRuA2FlbQIxMQABHaN7LOy-RLGCvH76HNHKvcyNIEBGExzcHGARswfpIwuFf-JWCQatFrqOsw_aem_rjKXMXBhsIVDv9ulK3aMXA

 
 
 
2024年10月14日

 

  上星期,美股的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持續破頂,過去一段頗長的時間,炒美股實在是一件不需太勞心勞力的事情,因為只是不斷的升升升,就算是黑仔到於2021年尾摸頂買了標指ETF SPY,只須等待25個月的時間便返本(期間還有股息落袋),不會像遠東的日本市場,要等待超過三十年才見家鄉!對於喜愛挑戰難度的人而言,也許美股確實是悶了一點,但正如有一次在巴郡的股東會上,股神巴菲特和合夥人芒格點名評論首富馬斯克,說馬斯克喜歡向難度挑戰,而巴菲特和芒格本人則喜歡取易不取難。一些股票市場無厘頭地大上大落,對於自覺得是高手的人當然是如癡如醉,但王弼自認是平凡人,投資風格還是偏愛細水長流、長玩長有。

  上周美國公佈最重要的數據是9月份的CPI,結果是整體CPI持續回落(2.4%),但較市場預期的2.3%為高,但這種只稍微高於預期(甚至只是統計誤差範圍之內)的偏差,不能動搖美股上升勢頭。玩美股最難的,是怎樣在各大指數不斷創出新高之時,仍然一路持貨,而不貿然沽貨清倉。其實道理不難,因為美國的GDP絕大部份時間都在上升,過去兩年高通脹,名義GDP增長比實質增長高出許多,例如20246月份按年的名義GDP增長便高達5.7%2022年通脹高峰時更高達10%以上!上市公司特別是標指成份股是美國的500強,長期來說,收入增長和盈利能力應更勝名義GDP這個全國平均值,這是王弼夠膽長揸美股的理由。

  當然,有人可能會問,經濟高增長並不只在美國發生,為何只有美股長升長有,其他股市則一潭死水或暴升暴跌,幾十年來都是得個吉?如果要簡單地解釋,就是美國是二戰以來世界霸主,仍是世界經濟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縱使有被動搖之可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改變規則(例如2008年),另外,美國是世界上最資本主義的大國,而股票市場是資本主義的昇華(Sublimation)體現,因此要把資本市場搞得有聲有色,不是一些只形式上執行資本主義的國家可以學得來,說到底,過去一百年來,美股的表現有目共睹,如以上兩種情況沒出現大變,美股長期表現應可延續每年約10%的回報(標指過去50年的平均表現)。

  不過,縱使王弼不愛挑戰只想躺平賺錢,但在美股處於高位的時候,也心思思想高沽低買,因此最近傾向保守,早前增持了企業長債可以說是錯失了最近升市的時機,幸好組合內尚有一些表現不錯的持股,如本欄提及過的SalesforceCRM)、麥當勞(MCD)、安達保險(CB)等。總的來說,目前CNN的恐慌和貪婪指數已很接近極度貪婪的範圍,而王弼相信,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對伊朗早前的導彈攻擊一定不會罷休,報復只是遲早的事,到時又迫得伊朗還擊。目前情況非常清楚,以色列於中東的戰事籌備十年以上(如傳呼機爆炸案、各種滲透),是處心積慮的,是企圖大幅改變中東格局,投資者應該防備如今年4月或8月的調整。